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63岁。20年前明确诊为“2型糖尿病”,此后未规律治疗。7年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尿蛋白显著升高,诊为“糖尿病肾病”,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但血糖控制不满意。2年前出现间歇性跛行、双足麻木、皮肤颜色变暗。1月前出现右足跟皮肤破溃。1周前不慎跌倒致右股骨颈骨折,导致卧床。1天前患者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既往有脑梗死病史。查体:T37.8℃,P68次/分,R18次/分,BP140/90mmHg。神清。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分,律齐。腹(-)。右下肢外展位,右髋压痛,双下肢水肿,右侧明显,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右足跟可见直径约5cm水疱,已破溃,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皮下呈紫黑色,有触痛。

根据病史和查体结果,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可能发现以下哪种异常()

A.血白细胞升高

B.贫血

C.血清白蛋白降低

D.血清球蛋白降低

E.血转氨酶升高

F.血肌酐升高

G.尿蛋白升高

H.血沉加快

I.痰培养阳性

J.足部伤口分泌物培养细菌阳性

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F, G, H, I, J

解析:

1.依据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考虑患者存在肺部和足部感染,因此可出现血白细胞升高和相关部位的细菌学培养阳性结果。患者存在糖尿病肾病,可导致血肌酐升高、尿蛋白增加,且可造成肾性贫血。患者近期存在急性感染,可加重贫血,甚至导致血清白蛋白降低。急性感染和贫血均可导致血沉加快。患者无肝脏疾病病史,没有血转氨酶升高的相关提示。

2.肢体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可显示动脉结构和功能异常,包括内膜粗糙、管壁增厚、节段性狭窄、附壁血栓形成等情况。X线检查可显示局部骨质破坏、骨髓炎、骨关节病变以及软组织肿胀、脓肿、气性坏疽等征象。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了解神经传导速度、肌肉功能状态等。多功能血管病变诊断仪可检测趾压指数(TPI)和踝压指数(API),如<0.9为轻度供血不足,0.5~0.7易出现间歇性跛行,0.3~0.5可产生静息性足痛,<0.3提示发生肢端坏疽的可能性大。以上四项均常用于糖尿病足的辅助诊断。对于此例糖尿病足的患者来说,血管造影检查容易造成血栓脱落,且患者肾功能差,容易导致造影剂肾病,而CT检查不是糖尿病足局部病变诊断的常用项目。

3.糖尿病足患者由于存在应激状态,血糖多难以控制,因此需应用胰岛素治疗,以强化血糖控制,如患者进食状况良好,应首选皮下胰岛治疗,而不宜采用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方法控制血糖。依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控制局部感染,治疗时间可根据临床征象、血沉及外周血白细胞、放射学及微生物的检查结果来决定,对于未累及骨的感染,治疗时间约需2周,有骨髓炎者则需几个月。但一般不用抗真菌药预防性治疗,以免加重肝肾负担。抗血小板药物可改善微循环,有利于增加伤口局部的血液供应。对于伤口局部应彻底清创,充分引流脓液,去除感染严重的组织,移除慢性肉芽组织内衰老的结缔组织,可促进伤口愈合。因此,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案以保护足部功能,不能首选截肢治疗。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

最美风景:苏州女孩暴雨中为残疾乞丐撑伞

中国江苏网8月18日讯(记者程远)天空乌云密布,转而就降下一场暴雨,因腿部残疾而只能靠讨饭维生的大爷来不及避雨,只能望雨兴叹。突然,老人的头上多了一把紫色的雨伞。老人疑惑着抬起头,却看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

这就是17日苏州街头出现的感人一幕。据苏州市气象台当日发布的气象信息:受高空槽东移南压的影响,苏州从早晨开始就出现了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的强对流天气。网友“林听海安”在西祠论坛上发了一篇名为《请记住暴风雨中的那张绽放的笑脸!》的帖子,帖子里“林听海安”上传了4张照片。照片里天色灰暗,正下着瓢泼大雨,一位靠滑板行走的残疾大爷,一只手拿着行乞用的搪瓷杯,一只脚艰难地向前移动。他的旁边一位穿着白衬衫的瘦弱女孩正在为他撑伞,为了不让大爷被雨淋着,女孩将伞都偏向了大爷一侧,自己的半边身子却露在伞外,被雨淋湿了。尽管浸透雨水的衬衣贴在背上,她还是坚持以这样的姿势和大爷一起向前行走。

从照片里可以看出,街边的小卖部里聚集着很多躲雨的人,其中一位还穿着制服,但是并没有人上前帮忙,整条街只有女孩和残疾大爷两个人。网友“林听海安”为这四张照片配文说:“一位残疾人因为突然来袭的暴风雨而在风雨中无助地挣扎,一位美丽的姑娘打着雨伞冲进暴风雨,为残疾人送去关爱,尽管这把伞根本无法为他遮挡,姑娘自己全身都淋湿了,可是她却成为暴风雨中最美的风景!”

据“林听海安”介绍,这个帖子并不是他原创的:“这是我在别的地方看到,转发过来的。”原帖是蜂鸟网一位名叫“金桥tj”的网友发的,帖子的名字叫做“梅花的微笑”。

请从上述消息中,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