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某学习小组为证明并观察铜与稀HNO3反应的产物是NO,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完成下述的实验报告。

(1)实验仪器:试管、导管、烧杯、棉花、注射器。

(2)实验药品:铜丝、稀硝酸、烧碱溶液、铁粉、CaCO3颗粒。

(3)实验原理:

铜与稀硝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实验步骤:

①实验开始时,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检验装置的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药品         ,然后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塞紧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

④将铜丝向下移动插入试管液体中,使之与硝酸反应;

⑤将注射器插入试管口的橡皮塞中,向试管内推入空气。

(5)实验讨论:

①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                                              

②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                                              

③实验步骤⑤观察到的现象是                                        

(6)实验评价:

该装置的优点是(只填一个优点即可)                                 

答案

(12分)(3)3Cu+8H+ + 2NO3=3Cu2+ + 2NO↑+ 4H2O(2分)

(4)①气密性;(1分)②CaCO3颗粒(1分)

(5)①排出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与NO反应(2分);②使用NaOH溶液吸收产生的NO和NO2气体,防止逸出污染空气(2分);③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2分)

(6)使用可抽动的铜丝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节约药品用量,减少污染气体的产生。(2分)(或使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可防止NO和NO2气体逸出污染大气。)

题目分析:(3)硝酸是氧化性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则铜与稀硝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3Cu+8H+ + 2NO3=3Cu2+ + 2NO↑+ 4H2O。

(4)①装置连接好以后,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因此实验开始时,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由于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极易被氧化生成NO2,而装置中含有空气,则必须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可以可以碳酸钙和硝酸反应生成的CO2来实现。

(5)①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排出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与NO反应。

②由于氮氧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物,所以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使用NaOH溶液吸收产生的NO和NO2气体,防止逸出污染空气。

③NO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NO2,所以实验步骤⑤观察到的现象是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

(6)根据装置图可知,该装置的优点是使用可抽动的铜丝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节约药品用量,减少污染气体的产生(或使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可防止NO和NO2气体逸出污染大气)。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难易适中,针对性强,旨在培养硝酸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硝酸的环境保护意识。该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