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文明的演进

从历史来讲,现代化的涵义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在此引领下,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某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同学对此进行了讨论后作了如下专题的阐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明

某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载:“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这个换取手续征得了五个贵族的同意,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通过这样的途径,裘卫聚敛了大量财富。裘卫家族的第三代,随葬物品享用‘五鼎八簋’。按西周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主题二   西方社会的法治文明《拿破仑法典》现藏于某博物馆,以下为其中的摘录:

《拿破仑法典》现藏于某博物馆,以下为其中的摘录:

主题三   现代经济的两种模式

某同学建立个人历史博物馆,收集有如下两张图片:

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设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1953—1957年生产的解放牌汽车

主题四   中国现代的政治文明某博物馆陈列有新中国国徽设计的两种方案。方案①是以玉壁为主体,图案中有国家名称、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方案②是改进后的图样,保留了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加入了 * * 图案。

方案①
方案二

(1)依据主题一的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2)概括主题二中条款的原则,并指出该文件的思想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主题三两幅图片反映的经济模式有何不同目的?其共同手段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结合20世纪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谈谈你对主题四方案②加入 * * 图案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可以说明西周中期土地可以合法交换,②随葬物品享用‘五鼎八簋’。③可用于研究西周中期的文字, ④可用于研究西周时期的手工技术。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罗马法和启蒙思想。

(3)中国是服务于重工业的发展(或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美国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或缓解经济危机)。都是国家调控干预经济。

(4)1919年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1949年开国大典,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加入 * * 图案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唐滟预关。

末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唐滟预关”,诗人历尽政治的险恶,终于由偏远的瞿唐滟预关归来。

B.“满川风雨独凭栏”这句诗于“岳阳楼上对君山”的意思大体是相同的,都是说诗人登上了岳阳楼极目远眺烟波中的君山。

C.“可惜不当湖水面”是说倘若能够乘舟前去观看充满神奇色彩的君山,那更是妙不可言。

D.“银山堆里看青山”,诗人厌恶世俗的金山、银山,认为真正美好的是大自然,是眼前令人心旷神怡的青山绿水。

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未到江南先一笑”,表现了诗人心中充满生还的喜悦,所以虽然还未到故里,早已喜笑开怀。

B.“缩结湘娥十二鬟”的诗句,引用典故,借娥皇、女英的传说,赋予君山美妙神奇的色彩。

C.第一首诗采用了写实的手法,逐层写出了诗人生还之乐;第二首诗充满想象,既是写神奇的传说,又设想自身新临君山的景色。

D.这两首诗都写得明白清浅,通俗易懂。第一首直写行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第二首思绪浪漫,欣喜之意流于笔端。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