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情:朱某与王某因琐事发生口角,遂叫来朋友李某一同教训王某。之后朱某和李某各自随手捡起一根木棍,朱某操起木棍就打向王某的头部,但只打了一下王某就摔倒在地,结果由于头部与地面猛烈撞击当场出现脑部出血的状况。朱某和李某急忙打120寻求帮助,之后王某被送往附近医院。在医院住院治疗10日之后王某死亡。经鉴定:王某由于脑部水肿,导致血氧浓度急剧下降而死亡。而根据王某住进医院时的诊治记录,当时王某的脑部只是轻微出血,尚未水肿迹象,若能恰当救治根本不会出现死亡的后果。朱某、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后一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定朱某和李某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的共同犯罪,并分别判处朱某死刑,立即执行,李某有期徒刑10年。
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以下问题:

一审法院对朱某和李某的定罪量刑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一审法院对朱某和李某的定罪量刑不完全正确。[考点] 共同犯罪 首先,朱某和李某确实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同犯罪。尽管李某没有实施打击王某的行为,但是其答应朱某一同教训王某在先,操起木棍准备打击王某在后,二人主观上有故意伤害的共同故意,客观上有伤害他人的共同行为,显然成立故意伤害的共同犯罪。另外在认定共同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时,遵循“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原则,一人既遂则全案既遂。所以李某同样构成故意伤害罪既遂。 其次,朱某和李某不需要对王某死亡的后果承担刑事责任,因为其伤害行为与王某的死亡之间并不具备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诚然,如果朱某没有打击王某,王某就不会脑部出血,就不会因救治不当而死亡,但这只能说明朱某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之间存在物理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物理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只是构成刑法上因果关系的一个前提。在某种危害行为引起或正在引起某种危害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介入异常因素而发生另一危害结果时成立因果关系的中断,这种情形下就应当认定危害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本案中,朱某打击王某,王某倒地并撞伤头部,至此所造成的全部伤害后果都可归因于朱某的行为,但是在住进医院之后,朱某有权利信赖医院对王某认真治疗,医院的救治不当对于朱某行为来说属于异常的介入因素,因此朱某行为与王某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中断。朱某和李某不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最后,依照刑法规定,只有在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情况下,才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本案并不满足其中之一,由此可见一审法院量刑失当。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雷达的“克星”

反辐射导弹是截获、跟踪雷达或电子干扰机等电磁辐射源的电磁波信号,并顺着电磁波信号摧毁电磁辐射源的电子战硬杀伤武器,它可以永久性地摧毁电磁辐射源,而且其效果远强于电子干扰等短暂性软杀伤武器,因此,它是雷达、电子干扰机等电磁辐射源的克星。反辐射导弹虽然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其发展速度却很快,截至目前已发展了四代。

“百舌鸟”是第一代反辐射导弹的典型代表,但由于是应付战争恶劣环境而从空对空导弹发展起来的衍生品,再加上当时微电子技术的限制,使它们存在先天的短处。第一,作战方式单一,必须长时间锁定敌方雷达,如“百舌鸟”导引头接收机灵敏度差、导引精度低,如果敌方雷达突然关机,导弹就可能失去目标。第二,导弹本身识别能力太差,如果设置假目标,增加辐射源,导弹受干扰后不是打偏,就是自爆。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军在导弹上装上记忆装置,这样即使雷达马上关机,只要导弹在雷达关机之前已经截获目标方位,记忆装置就能把相关数据记忆下来,靠记忆数据来控制导弹把雷达摧毁,这就是第二代反辐射导弹。“标准”是其中的代表。它增大了射程,最大可达56千米;采用了宽频带导引头,内装有目标位置与频率记忆装置,有较好的抗目标雷达关机能力。但采用记忆电路对付雷达“突然关机”时的效果有时并不是很理想,而且成本较高。例如“标准”反辐射导弹的成本约为“百舌鸟”的5倍,而且弹体笨重,约为“百舌鸟”的2倍。

为了弥补第二代反辐射导弹导引头覆盖频带窄、弹体过于笨重的缺陷,第三代反辐射导弹运用了大量高新技术,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可捕捉、跟踪和攻击地面、舰载和机载的各种雷达。像“哈姆”导弹的导引头工作频带就很宽,在0.8-20GHZ之间,并可扩展到0.1-40GHZ。它的接收机灵敏度极高,能从目标的任意方向寻的,既能截获连续波信号,又能截获间断波信号。导弹采用被动雷达寻的与捷联惯性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提高了抗关机、抗干扰能力。

第四代反辐射导弹具有巡航功能,又称为反辐射无人机,是一种智能化的反辐射导弹,具有较高的“智商”。它既可以直接接收敌方雷达辐射电磁波信号攻击目标,也可以按发射前的预编程序攻击目标。导弹发射后,弹上飞行控制计算机利用其传感器和导航分系统提供的方向和高度信息不断计算并存储目标的相对位置。随着导弹不断接近目标,目标相对位置也越来越精确。如果在攻击过程中因敌方雷达关机而丢失目标信息,导弹可自行转入巡航状态,在目标区上空盘旋飞行,待机再攻击。如果一直得不到信号,导弹在最终时刻将自毁。因此,第四代反辐射导弹具有发射后不管、作用范围广、压制时间长、杀伤概率高、受天候影响小、自动搜索、选择攻击目标、生存能力和机动能力强等优点。

在不久的将来,反辐射导弹的结构和性能还会不断地提高,将从单一的空对地发展为空对空、空对舰、地对空、地对地等。此外,制导方式多样化、人工智能化、杀伤力和抗干扰能力更强、滞空时间更长、射程更远、工作频率范围更宽也将是未来反辐射导弹的特点。

(选自《兵工科技》)

小题1: 从原文看,下列对“反辐射导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辐射导弹是雷达、电子干扰机等电磁辐射源的克星,其摧毁效果远强于电子干扰等短暂性软杀伤武器。

B.反辐射导弹可以永久性地摧毁电磁辐射源,是一种能截获、跟踪雷达或电子干扰机等电磁辐射源。

C.反辐射导弹利用导引、记忆、传感、制导等装置,在密集的电磁场环境中搜索、鉴别、捕获、跟踪目标。

D.反辐射导弹虽然是从空对空导弹发展起来的衍生品,但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智能化的武器。小题2: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百舌鸟”导引头接收机灵敏度差、导引精度低,如果敌方雷达突然关机,导弹就会失去目标。

B.“标准”导弹采用了宽频导引头,增添了记忆装置,与“百舌鸟”相比,具有更好的抗目标雷达关机能力。

C.第三代反辐射导弹弹体更轻,导引头覆盖频带更宽,因此具有作用范围广、压制时间长、杀伤概率高等优点。

D.导弹发射后,弹上飞行控制计算机利用其传感器和导航分系统提供的方向和高度信息不断计算并存储目标的相对位置,这种巡航功能是反辐射无人机最突出的特点。小题3: 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设置假目标,增加辐射源,“百舌鸟”导弹受干扰后不是打偏,就是自爆。

B.“哈姆”的接收机灵敏度极高,能从目标的任意方向寻的,既能截获连续波信号,又能截获间断波信号,因而能对地面、舰载、机载的各种雷达实行有效的捕捉和跟踪。

C.反辐射无人机具有较高的“智商”,即使在攻击过程中因敌方雷达关机而丢失目标信息,也可自行转入巡航状态,待机攻击,因此从空中飞过的目标都难以摆脱它的跟踪和攻击。

D.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反辐射导弹的发展,其跟踪、攻击的目标范围将大大地超过目前的水平。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