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DOC,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DOC)保存文档。[文档开始]音调、音强与音色声音是模拟信号的一种,从人耳听觉的角度看,声音的质量特性主要体现在音调、音强和音色三个方面。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快则声音尖高,频率慢则声音显得低沉。声音按频率可分为:次声(小于20Hz)、可听声(20Hz~20KHz)和超声(大于20KHz)。音强即声音音量,它与声波的振动幅度有关,反映了声音的大小和强弱,振幅大则音量大。振幅和周期都不变的声音称为纯音,但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声音一般都不是纯音,而是由不同振幅的声波组合起来的一种复音。在复音中的最低频率称为该复音的基频。复音中其他频率称之为谐音,基频和谐音组合起来,决定了声音的音色,使人们有可能对不同的声音特征加以辨认。不同种类声音的频带宽度声音类型 频带范围男性声音 100Hz-9KHz女性声音 150Hz-10KHz电话语音 200Hz-3.4KHz调幅广播 50Hz-7KHz调频广播 20Hz-15KHz宽带音响 20Hz-20KHz[文档结束](1)将标题段(“音调、音强与音色”)文字设置为二号阴影楷体_GB2312、倾斜,并添加浅绿色底纹。(2)设置正文各段落(“声音是模拟信号的一种……加以辨认。”)为1.25倍行距,段后间距0.5行。设置正文第一段(“声音是模拟信号的一种……三个方面。”)悬挂缩进2字符;为正文其余各段落(“音调与声音……加以辨认。”)添加项目符号“■”。(3)设置页面“纸张大小”为“16开(18.4×26厘米)”。(4)将文中后7行文字转换为一个7行2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列宽为4.5厘米、行高为0.6厘米,设置表格中所有文字“中部居中”。(5)设置表格所有框线为1磅蓝色单实线;为表格第一行添加“灰色-30%”底纹,其余各行添加“灰色-10%”底纹;按“声音类型”列(依据“拼音”类型)升序排列表格内容。
参考答案:步骤1:通过“答题”菜单打开WORD.DOC文件,选中标题,单击[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按照题日要求没置字体。步骤2:单击[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中按照题目要求设置标题底纹。步骤3:选中正文,单击[格式]|[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中按要求设置段落的行距和段后间距。步骤4:选中第一段,单击[格式]|[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榧中按要求设置段落的悬挂缩进属性。步骤5:选中目标文字,单击[格式]|[项日符号和编号]命令,在弹“;的“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中按要求设置项目符号。步骤6:单击[文件]|[页面设置]命令,在弹出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按要求设置纸张大小。步骤7:选中后7行文字,单击[表格]|[转换]|[文本转换成表格]命令,在弹出的“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设置转换的表格形式。步骤8:选中表格,单击格式工县栏中的[居中]按钮,将表格设为居中对齐。步骤9:单击[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中按照要求设置表格的列宽和行高属性。步骤10:单击[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按照要求设置表格内容的对齐方式和表格框线。步骤11:选中第一行,单击[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中按照要求设置第1行底纹。按照同样的操作设置其他行的底纹。步骤12:选中需要排序的列,单击[表格]|[排序]命令,在弹出的“排序”对话框中设置排序。步骤13:保存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