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我国实际,以“完善公租房制度”为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字数在1000字左右。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参考例文]
完善公租房制度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
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自2009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预示公租房制度在我国的推广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尽管《办法》只面向北京本市市民,但它并不能减少公租房相对于传统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优点。
经济适用房寻租空间大,廉租房门槛高。公租房与它们相比更公平,更适合我国国情,保障更全面,更易筹集资金和房源。但是,作为一项处在“幼年期”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它尚存许多不足之处。如正处于试行期的公租房,面临资金和房源的不足的问题。另外资金和房源的不足不仅会影响公租房受益范围,也会使部分地方政府为收回成本而忽视公租房的公共性。
再一方面,作为一项新的住房保障措施,公租房与之前发布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存在定位不严、对象模糊的情况。同样,政府及有关部门也还未推出与公租房相对应的配套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有责任采取措施,完善公租房制度,发挥公租房的真正作用。第一,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借助市场化手段筹集资金和房源。为解决资金和房源的不足,政府可以借鉴市场化路径改善管理,实行政府补贴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公租房实现保值、增值和安全使用。公租房相比较传统保障性住房更易获得开发商的青睐,通过市场化手段筹集资金。可以较快解决政府租建公租房的资金问题,尽快实现本市及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
第二,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公共租赁房严格定位。针对不同的需求主体,政府应出台相对应的住房政策。公租房与廉租房、经适房等面向的对象不同,它的对象特点是已取得政策性住房资格但暂时无力购房者。因此,区分各个保障性住房的特性,严格定位它们的适用人群,有助于真正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第三,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保障公共租赁房的公共性。政府为建设公共租赁房而支付的财政投资,确实可以视为公租房的一部分成本,但“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同时也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政府可适当采用一些市场化手段实现公租房的保值、增值,但不可为收回成本而失了公租房的公共性。
第四,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完善公共租赁房配套措施。租户落户、子女教育问题是保障性住房实行带来的普遍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可参照其他保障性措施,采取在公租房地区建立子弟学校等措施,从公租房对象特点出发,设立合理有效的配套措施。
公租房是一项惠及民生的政策,但完善公租房的道路仍是任重而道远。只有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