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郭东是个体户陶德的雇工。1993年3月8日,郭东开车拉货返回陶德的商店途中,撞伤下班后骑车回家的行人刘美。刘美住院治疗1个月方出院,刘美要求郭东赔偿。经郭东所住的街道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刘美与郭东达成协议:郭东一次性赔偿刘美2000元,刘美今后不得再以此事提出其他要求。刘美出院1个月后按医院的要求进行复查,复查结果表明,因创伤不能根治,留有后遗症,并会引发其他病症。刘美觉得郭东的赔偿数额过少,又去与其交涉,郭东认为双方早已就此事处理完毕,拒绝再给刘美任何赔偿。刘美拟向人民法院起诉。 请问:

二审法院查证刘美所述情况属实,申请再审的理由成立,裁定撤销一审调解,指令一审法院进行再审。再审应如何进行法院能否再次主持调解

答案

参考答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1条、第184条的规定,本案由上一级人民法院指令一审法院再审,应当按照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按照本条的规定,调解适用于诉讼的整个过程,适用于各种程序,包括再审程序。所以,一审法院在再审过程中仍然可以主持调解。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某企业目前年销售收入为320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2400万元,财务效益较好。现计划从国外引进一套设备进行改扩建。该设备的离岸价格为163万美元,海上运输及保险费为17万美元,运到中国口岸后需要缴纳的费用:(1)关税41.5万元;(2)国内运输费用12.7万元;
(3)外贸手续费(费率为3.5%);(4)增值税及其他附加税费87.5万元。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该企业年销售收入可增加到4500万元,年经营成本提高到3200万元。设备投资假定发生在期初,当年即投产运营。
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市场竞争类产品,国民经济评价产出物的影子价格与市场销售价格一致。在经营成本的计算中,包含国家环保部门规定的每年收取200万元的排污费。该企业污染严重,经济及环境保护专家通过分析认为,该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国民经济的实际损害应为销售收入的10%才合理。经营成本其余部分及国内运输费用和贸易费用的国民经济评价的计算结果与财务评价相同。
市场研究表明,该产品还可以在市场上销售5年,5年后停止生产。5年末进口设备残值为50万元,并可以此价格在国内市场售出。如果决定现在实施此项目,原有生产线一部分设备可以100万元的资产净值在市场售出。设备的国民经济评价影子价格与市场出售价格相同。本企业的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0%,社会折现率为10%,美元兑人民币官方汇率为1:8.3,影子汇率换算系数为1.08。

问题:


用经济净现值法,从国民经济评价的角度分析此项目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