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1839年《澳门新闻报》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面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林总督相反的行事”是指

A.抗击英国侵略者

B.设立译馆,翻译西学

C.虎门销烟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材料中的时间限制,林总督是指林则徐。林则徐在19世纪30年代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睁眼看世界”,设立译馆,收集有关西方国家的信息,编译书籍。故选B。A项错误,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虎门销烟的情况,只是强调林则徐善于了解外国的情况;D项错误,学习西方的制度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

点评: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1839年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侵略的气概;编写《四洲志》,翻译《各国律例》,主张向西方学习等,对后世影响很大。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刘醒龙是近年来文坛上出现的颇具创作实力的作家。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另有代表作《凤凰琴》被改编成电影及电视剧。

  比起一些成名多年的作家,刘醒龙的小说有突出的特色,那就是生活积累丰厚。他的创作和冲动更多来自对生活的体味和发现,而不是来自理念,因而就有了浓重的生活味、人情味,或人间烟火味。

  中篇小说《分享艰难》并没有一个中心事件,而只有一个中心人物做自我批评――河西镇的镇委书记孔太平,小说情节围绕他而递次展开。

  孔太平并不是一个楷模式的领导干部。他是一个有些个人野心、想成就一番事业、聪明且有些狡诈的人。他似乎执著于目的而不十分在意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取的手段,而且他所采取的手段常常是超常规的,十分不合规矩却能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然而,他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的目的并非只是个人的荣辱沉浮,更多的是对自己职位的尽责,甚至他会羞于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做他认为不该做的事。他的原则性与魄力和他的变通与不得已屈服都一样鲜明地存在着;于是,作者笔下的这个人物便不很高大却很可爱,不很神圣却很可亲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他是一个小地方官,烦恼的事不大却很多,所以他会给读过这部小说的人留下一个实实在在的、有些说不清是什么滋味的印象。

文中划线部分,说明了孔太平()

A.采取正常手段而达到目的

B.采取通常的手段而达到目的

C.采取必要的手段而达到目的

D.采取非法的手段而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