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根据下列各句句意和空白之后的汉语提示词,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的横线上写出对应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只写一词.

1. Though I haven't met him for many years, I could ____________(认出)him immediately when I saw

him in the crowd.

2. By internet, we can ______________(交流)with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3. He is a _________(倔强的) person. No one can persuade him.

4. They come from Canada, so they are __________ (加拿大人).

5. I don't like the __________(设计)of the tall building.

6. There is no __________ (怀疑) that we will be successful.

7. There are a lot of c__________(文化的) relics in our country.

8.This year their children will __________ (装饰)the house for Christmas.

9. Many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mainland are applying for the ___________(准许) into Hong Kong

University and Macao University.

10. "The Financial Storm"  blew ___________ (猛烈地,暴力地) all over the world, but we Chinese

are brave enough to manage our things.    

答案

1. recognize  2. communicate   3. stubborn  4. Canadians   5. design  

6. doubt    7. cultural   8. decorate    9. permission  10. violently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道德的科学解读  刘永

道德也许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但我们却能很快领会它。一名学龄前儿童知道不该在教室吃东西,因为老师说过这样的话。但如果老师说,可以把另一个学生从椅子上推下来,这个孩子会犹豫,他会说:“不行,老师不该这么说!”孩子拒绝学坏,即便某个权威人士支持坏行为。这就是道德和社会习俗的区别。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天生就能察觉这种区别。

当然,事实上,这个孩子有时会打人,也不会觉得这样做很坏,除非他被发现。大开杀戒的暴君也是如此。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马克•豪泽说:“不同人的道德判断力是相同的,但道德行为各式各样。”我们明白规则,但我们并不是总会遵守那些规则。

道德最深厚的基础是同情,即明白伤害自身的事物也会令别人有同样的感受。其他物种也拥有这项品质。俄罗斯灵长类动物学家纳迪娅•科茨是最早研究人类以外物种的认知能力的人之一。她在家里养了一只年幼的黑猩猩。当黑猩猩爬到房顶上时,为了让它下来,通常采用的策略是呼喊、斥责和拿出食物,但很少起作用。但如果科茨坐下来并假装在哭,黑猩猩会马上来到她身边。

豪泽认为,所有人都掌握了他所谓的道德语法,但正如不造句语法就毫无价值一样,除非有人教你如何运用是非观,否则它也毫无用处。

是我们周围的人教会了我们。不同群体的不同的道德规范,因文化而异。在何时应该帮助别人、何时不应该的问题上,各个群体的观念冲突很大。普遍原则是:帮助与家族关系密切的人、忽视与家族关系疏远的人。一部分原因在于,亲眼所见的困境比耳闻的更加真实。另一部分原因在于,从前,你所在部落的幸福安宁对你的生存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而敌对部落的幸福安宁则不是,甚至是威胁。

然而,无须由国家制定道德规范,群体也能发挥这种作用。维护群体道德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就是排斥某人。相对于食肉动物,人类是弱小、没有抵抗能力的,因此,免遭驱逐是很重要的。

迫使我们遵守道德规范的机制很多,为什么还会经常出现不道德行为呢?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20位健康志愿者的脑部进行扫描,观察他们看到合法和违法场景时的反应。与关注虚拟犯罪场景关系最密切的脑部活动发生在杏仁核,这个位于脑部深处的结构帮助我们将错误的行为和惩罚联系起来,其活跃程度随着犯罪场景的严重程度上下波动。幸运的是,绝大多数人从未像连环杀手那样严重违背道德,但我们的确会在程度不那么严重的事情上违背道德。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必须在家中、社区和工作场所行为规矩,而是必须对我们所属的群体以外的人予以同等的道德关怀。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节)

小题1:下列关于“道德”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一个概念,道德的含义很是抽象,也许难以进行简明扼要的清晰表述。

B.对人类而言,道德具有先天性,其是非观的运用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C.道德判断力并不是简单的转化为人的自觉行为,知与行常常是相互割裂的。

D.道德是一种社会性的规范,是作为协调人与人关系的准绳而发挥作用的。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任何人都具有大体相同的道德的判断力,但是日常道德表现却因人而异。

B.将心比心是人类乃至灵长类动物普遍拥有的品质,它构成了道德最为深厚的基础。

C.光凭道德自觉并不能约束个体行为,个体行为必须受到群体行为的制约。

D.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群体之间难有共同的道德原则。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理学家对孩子是非分辨能力的研究成果,可以证实“人之初,性本善”。

B.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在某种意义上说事关所在群体乃至国家的幸福安宁。

C.既然道德具有先天性,那么在此基础上会很容易引导全体公民做好事,并蔚然成风。

D.道德建设上的最大难题,是跳出所属群体的小圈子,给予全人类以博爱。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