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新陈代谢

40年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物,在民族战争失败后提出“              ”的命题。在这个命题里,反抗西方的侵略与学习西方先进事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以其所包含的时代内容而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方向。……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社会的艰难变革。40年代、60年代、90年代因之前后相接,成为新陈代谢的三个历史环节。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请为文中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1分)

(2)你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方向”是什么?(2分)

(3)为什么说40年代、60年代、90年代“成为新陈代谢的三个历史环节”? 请以史实说明。(6分)

(4)经过半个世纪的新陈代谢,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与19世纪40年代相比有哪些不同?(5分)

答案

(1)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2)反抗西方的侵略与学习西方先进事物,从中世纪向现代(或近代)社会的艰难变革(或转型)(2分)(或者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等,也可得分)

(3)19世纪40年代,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败于英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林则徐、魏源等先进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2分)   60年代,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设立 * * 衙门,开展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大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分)    90年代,甲午战败后,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宣传进化论,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2分)

(4)政治:从单纯学习西方技术(或盲目自大)到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制度。(1分)经济:从自然经济遭到冲击(或农业经济)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工业经济)初步发展。(1分)   思想:从夷夏观念(或中体西用)(或家国观念)到进化论、三民主义(或 * * 思想)的传播。(1分)  文化:从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到西书的大量翻译出版和近代报刊业的繁荣。(1分)  社会生活:从尊卑有别到人格平等;从落后到进步;从单一到丰富等。(任写一种即得1分)

题目分析:

(1)结合鸦片战争后,根据林则徐的思想主张回答即可。

(2)结合中国近代史中中国人的探索史的发展趋势即可判断出“近代中国的历史方向”。

(3)结合中国20世纪40年代、60年代、90年代对中国近代化有积极影响的重大史实,然后简述其积极意义即可。

(4)根据所学,应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同。考点: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