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三) 背景资料 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

,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三家装饰装修公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四: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顺序和节点处理措施。 问题:

事件三中,施工现场还应在哪些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至少列出五项)

答案

参考答案:

施工现场应在以下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现场入口处、起重机械设备处、临时用电设施处、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孔洞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有害气体和液体存放处(至少列出五项)。(多数是四口、临边处、危险处)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唐太宗在打败东突厥后就如何处理东突厥问题君臣的意见如下: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降唐者尚十万……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今山东兖州)、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礼部侍郎李百药认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首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服……国分则弱而易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赌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温颜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乖为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武故事,直降匈奴而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其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首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资治通鉴》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处理突厥的三种意见(不得照抄原句)。

(2)唐太宗最终决定如何处理突厥的? 有什么作用?

(3)唐太宗处理突厥问题反映了贞观年间的政治特点是什么?根据你所学知识,你认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还有哪些?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