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12分)合作达成共赢,交流促进发展。崛起的中国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在国际事务和捍卫主权中,彰显大国风范。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就2014年中国外交成就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探究。

【中俄合作】

2014年2月6-8日,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国家 * * 习 * * 6日抵达俄罗斯索契,出席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并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发展、推动大型务实和人文合作项目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1)历史上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1分)

(2)俄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什么?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是什么?(2分)

【中欧友好】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 * * 习 * * 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了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核安全峰会,并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习 * * * * 的欧洲之行是面向未来的外交新征程,开辟中欧关系新的历史篇章。

(3)17世纪,荷兰入侵台湾,从荷兰手里收回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1分)

(4)写出二战中核不安全的典型事件。(1分)

(5)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你知道法国的国庆日是哪一天?有何纪念意义?(2分)

(6)说说欧盟组织在当今世界有何影响?(2分)

【总结共识】

(7)综合上述的事实,你认为一个国家外交的基础是什么?中国应该怎样做?(3分)

答案

(1)《尼布楚条约》(1分)。

(2)俄国1861年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1分)。农奴制(1分)。

(3)郑成功(1分);

(4)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1分)。

(5)7月14日(1分);攻占巴士底狱,揭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分)。

(6)影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2分)

(7)综合国力(1分);中国应大力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升综合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等(言之有理,2分)

题目分析:(1)此问考查的雅克萨之战的相关史实,是基础题。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他们在中国领土上,烧杀抢掠,清军和各族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两次打败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军队。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2)此问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史实。此题的关键词是俄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因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而进行,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所以资产阶级改革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或称为1861年改革,或称废除农奴制改革。第一小问是基础解决了,第二小问就迎刃而解了。

(3)此问考查的是郑成功收复到台湾的史实。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1661年(就是17世纪),郑成功率领将士乘数百搜战舰,围攻盘踞台湾的荷兰侵略者。因为正确战略战术,又有人民的支持,郑成功大败荷兰。1662年,荷军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此问考查的是二战中有关核武器的使用。此题的关键是“二战”“核不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美国援助中国抗日战场,为加速日本的投降。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是也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

(5)此问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冲向了象征封建势力的巴士底狱,揭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序幕。因为这一天法国的历史改写,法国人民的生活开始改变。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法国后来把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6)此问考查的是欧盟对世界的影响。二战后由于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欧洲力量不断壮大。1993年欧盟的形成加剧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城。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题,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推动着世界多极化趋势。

(7)此问是个综合题,是在前面材料和6问基础上的升华。通过战争通过欧盟的发展,我们得出结论: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基础。第二小问中国如何做是在第一小问基础的延伸,围绕在如何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去答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童年

高尔基

  父亲过世后,“我”一直住在外祖父家。有一年,外祖父卖掉了原来住房,另买了一座。新房院子内有一个不大的花同,花园左边围墙外住的是奥夫相尼科夫上校一家,他们家有三个小男孩。

  外祖父家花园左边围墙外的院子里,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三个小男孩在玩耍。他们都是灰衣灰帽灰眼睛,我只能从个子高矮来分辨他们。

  我从围墙缝里观察他们,他们从未发现我,可是我倒希望他们发觉我。我喜欢他们那么有趣、快乐、和睦地玩我没有见过的各种游戏,喜欢他们相互关心,特别使我喜欢的是两个哥哥对小弟弟——那个长得挺滑稽的、活泼机敏的小不点儿的态度。倘若他跌跤了,两个哥哥就会笑起来,但并不像通常一些对栽跟头的人那样幸灾乐祸地笑,而是马上就去帮助小弟弟爬起来,如果他跌脏了手或膝盖,他们就用牛蒡叶子、手帕擦净他的手和裤子,二哥还对他说:“瞧你这笨样儿……”

  有一次,我爬到树上,向他们打了个口哨。他们一听到口哨就都站住了,然后不慌不忙地聚到一起,不时地看看我,开始悄悄地商量。我想,他们一定要用石子扔我,便赶快下树,拾了好多石子,把几个口袋都塞满,停了一会儿又爬到树上,可他们已到离我很远的院子角落里去玩了。很明显,他们已把我忘了。这使我怅然若失,但我也不想先开仗。过了一会儿,

  有人在通风的小窗口喊他们:“孩子们,快回家吧!”

  他们像三只小鹅,听话地、不紧不慢地走了。

  我有好多次坐在围墙上面的树杈上,期待着他们喊我去跟他们一起玩,可他们从来没喊过,但是,我在心中已经跟他们一起玩了,有时入了神,情不自禁地大声叫着笑了起来。这时,他们便一起看看我,悄悄地在说着什么,我十分难为情,便爬下树了。

  有一次,他们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轮到老二找人,他跑到仓库拐角里,两只手老老实实地蒙住眼睛站在那儿,一点儿不偷看。哥哥和弟弟跑去藏起来。哥哥跑得很快,机敏地躲进放在仓库遮檐下的一架宽雪橇里,而那个小弟弟慌了神,围着井旁跑来跑去,找不到可以藏自己的地方。

  “一,”二哥喊道,“二……”

  小弟弟急了,猛地一下跳到井栏上,抓住井绳,把两只脚伸进空吊桶,只听见吊桶在并栏壁上咚咚响地轻轻碰了几下,人就不见了。

  我惊呆了,眼看着井辘轳飞快地旋转着,但是我很快就明白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一纵身便跳进他们的院子,喊道:“掉到井里啦!……”

  老二和我同时跑到并栏边,他紧紧抓住并绳,猛向上拉,我及时地上去截住了并绳,就在这当口,他们的大哥也跑到井边,帮助把吊桶往上拉,他说:“请轻一点!”

  我们很快将小弟弟拉上来了,他也吓坏了:鲜血从右手手指上直往下滴,颈上的皮擦伤了好大一块,从脚到腰都湿透了,脸色苍白得发青,但一面打着寒噤,一面还在笑。他睁大了眼睛笑着,拖长了声音说:“我怎——怎么掉——掉下——去啦……”

  “你发疯了,就这回事儿。”他的二哥搂着他,用手帕擦他脸上的血,老大愁眉不展地说:“我们回家吧,反正瞒不住了……”

  “你们会挨打吗?”我问。

  老大点了点头,然后向我伸出手,说道:“你跑得真快!”

  听了他的称赞,我很高兴,还没来得及握住他的手,他就对二弟说:“我们走吧,他要感冒了!我们就说他摔倒了,掉下并的事不要说!”

  “对,不要说,”小弟弟打着寒噤同意说,“我是跌到水洼里的,对吧?”

  三兄弟走了。

  这一切发生得这么快,我扭回头看了看,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杈还在晃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

  兄弟三人将近一个星期没出来,后来出来玩时,比以前玩得还热闹,老大看见我在树上,亲切地向我喊道:“下来,到我们这儿来吧!”

  我们钻进仓库遮檐下的那架旧雪橇里,互相打量着,交谈了很久。(节选自《童年》,聂刚正高厚娟译,有删改)

1.与三个小男孩结为玩伴前,“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兄弟除了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反应机敏的共同特点外,还有鲜明的个性。请各举一例分别说出三兄弟不同的个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这使我怅然若失,但我也不想先开仗”中的“我”为什么怅然若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权还在摇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童年生活可以从“我”与三个小男孩的交往中反映出来。请从文中画线的句子,归纳概述“我”童年生活的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与本文作者不属于同一国家的作家(  )

A.普希金

B.托尔斯泰

C.契诃夫

D.茨威格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