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在国外旅游,见有人兜售高仿真人民币,用1万元换取10万元假币,将假币夹在书中寄回国内。(事实一)
赵氏调味品公司欲设加盟店,销售具有注册商标的赵氏调味品,派员工赵某物色合作者。甲知道自己不符加盟条件,仍找到赵某送其2万元真币和10万元假币,请其帮忙加盟事宜。赵某与甲签订开设加盟店的合作协议。(事实二)
甲加盟后,明知伪劣的“一滴香”调味品含有害非法添加剂,但因该产品畅销,便在“一滴香”上贴上赵氏调味品的注册商标私自出卖,前后共卖出5万多元“一滴香”。(事实三)
张某到加盟店欲批发1万元调味品,见甲态度不好表示不买了。甲对张某拳打脚踢,并说“涨价2000元,不付款休想走”。张某无奈付款1.2万元买下调味品。(事实四)
甲以银行定期存款4倍的高息放贷,很快赚了钱。随后,四处散发宣传单,声称为加盟店筹资,承诺3个月后还款并支付银行定期存款2倍的利息。甲从社会上筹得资金1000万,高利贷出,赚取息差。(事实五)
甲资金链断裂无法归还借款,但仍继续扩大宣传,又吸纳社会资金2000万,以后期借款归还前期借款。后因亏空巨大,甲将余款500万元交给其子,跳楼自杀。(事实六)请回答下列题。
关于事实一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用1万元真币换取10万元假币,构成购买假币罪
B.扣除甲的成本1万元,甲购买假币的数额为9万元
C.在境外购买人民币假币,危害我国货币管理制度,应适用保护管辖原则审理本案
D.将假币寄回国内,属于走私假币,构成走私假币罪
参考答案:A,D
解析: 购买假币罪、走私假币罪、刑法的适用范围
选项A:甲用1万元真币换取10万元假币,构成购买假币罪。此处虽然使用了“换取”这个同,但其实质是购买,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选项B:购买假币的数额以购得的数额计算,不能扣除成本。因为甲购买的假币确实为10万元。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
选项C:甲在境外购买人民币假币,确实危害我国货币管理制度,但不应适用保护管辖原则审理本案。保护管辖原则是指,我国为保护我国的国家和公民而进行管辖,所以其适用对象是在国外侵犯我国国家和公民利益的外国国民。甲是中国公民,应适用属人管辖原则。
选项D:甲将假币寄回国内,属于走私假币,构成走私假币罪。这是正确的。凡是非法跨越国境运输的,就不再是运输行为,而是走私行为。
[陷阱点拨] 本题要注意的是:购买假币和走私假币是两个不同的犯罪行为、两个不同的犯罪,应当分别定罪。这二者之间不具有法条竞合或者想象竞合的关系。此处的两罪具有牵连犯的关系,但是成立牵连犯的前提就是构成两个犯罪。题目并没有问以何罪论处,所以选项A、D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