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综合办公楼工程,建设单位甲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本工程由乙承包商为中标单位,双方签订了工程总承包合同。由于乙承包商不具有勘察、设计能力,经建设单位甲同意,乙分别与建筑设计院丙和建筑工程公司丁签订了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和工程施工合同。勘察设计合同约定由丙对甲的办公楼及附属公共设施提供设计服务,并按勘察设计合同的约定交付有关的设计文件和资料。施工合同约定由于根据丙提供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工程竣工时根据国家有关验收规定及设计图纸进行质量验收。合同签订后,丙按时将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交付给丁,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工程竣工后,甲会同有关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发现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是由于设计不符合规范所致。原来丙未对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即自行进行设计导致设计不合理,给甲带来了重大损失,并以与甲方没有合同关系为由拒绝承担责任;乙又以自己不是设计人为由推卸责任。甲遂以丙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 1.本案例中,甲与乙、乙与丙、乙与丁分别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并分别说明理由。 2.甲以丙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否妥当为什么 3.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责任应如何划分 4.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应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合同有效性的判定。 (1)甲与乙签订的总承包合同有效。理由:根据《合同法》和《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发包人可以与总承包单位订立建设工程合同,也可以分别与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订立勘察、设计、施工承包合同。 (2)乙与丙签订的分包合同有效。理由:根据《合同法》和《建筑法》的有关规定,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 (3)乙与丙签订的分包合同无效。理由:根据《合同法》和《建筑法》的有关规定,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含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因此,乙将由自己总承包部分的施工工作全部分包给丁,违反了《合同法》及《建筑法》的强制性规定,导致乙与丁之间的施工分包合同无效。 2.甲以丙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不妥。理由:甲与丙不存在合同关系,因为乙作为该工程的总承包单位与丙建筑设计院之间是总包和分包的关系,根据《合同法》及《建筑法》的规定,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单位应当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3.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责任划分为:丙未对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即自行进行设计导致设计不合理,给甲带来了重大损失,乙和丙应对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向甲承担连带责任。 4.根据《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勘察、设计单位处合同约定的勘察费、设计费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零点五以上、百分之一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工程监理单位转让工程监理业务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合同约定的监理酬金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问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霍去病,大 * * 青姊少儿子也。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 * * 。大 * * 予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上曰:“剽姚校尉去病再冠军,封冠军侯。”

去病侯三岁,为骠骑 * * 。其夏,去病与公孙敖俱出北地,异道。张骞、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去病深入北地,捕首虏甚多。敖失道。上以不与会,当斩,赎为庶人。诸宿将所将士马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诸宿将常留落不耦。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 * * 。

明年春,上令大 * * 青、骠骑 * * 去病各将五万骑度漠击单于,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李广、赵食其等属大 * * 。青之与单于激会也,广、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大 * * 逐单于不得,引还,乃逢。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广自杀。食其赎为庶人。

其时,去病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所斩捕功多于青。乃令二人皆大司马。自是,青日衰而去病日贵。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辄得官爵,唯独任安不肯去。

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事多此类。青仁,喜士,以和柔自媚于上,然于天下未有称也。

去病薨。上悼之,发玄甲,陈自长安至茂陵。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赞曰:苏建尝说责:“大 * * 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士大夫无称焉,愿 * * 观古名将所招选者,勉之哉!”青谢曰:“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方此意。为将如此。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第二十五》)

【注释】①留落不耦:留,滞留,延迟;耦,合,适应;谓际遇不好,难取功名。②赍jī:赠送食物。③穿域蹋鞠:开辟场地踢球。④魏其、武安:汉武帝时的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剽姚校尉去病再冠军冠军:第一。

B、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 坐:与"行"相对,即停止。

C、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簿:军队文书,列有军令惩罚之法。

D、骠骑亦方此意 方:同“仿”,仿照,跟随。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   )

A、霍去病初为剽姚校尉便显示出惊人勇气,仅靠大 * * 卫青予以的八百轻骑,便敢远离大部队几百里之远去夺取战功,捕杀敌人极多,因而被武帝嘉奖封为冠军侯。

B、当时汉武帝想歼击匈奴并不容易,敌人顽强,环境恶劣。李广曾遭围攻而激战两日,死者过半,就是因为张骞率大部队迷路,未能及时支援;公孙敖遭受罪罚,也是因为迷路;甚至李广最终自杀,仍和迷路贻误战机有一定关系。

C、西汉当时众多老将并非才能不及,而是霍去病带军,常有机会选拔补充精壮士卒,且赖老天庇佑,部队从没遭遇绝境。所以霍去病才军功显赫,日益受宠显贵。

D、汉武帝曾想教霍去病学习古代兵法,他却以应更关注实战谋略之由而一口回绝。可见他有勇气,敢做敢当。这使武帝更加重视宠爱他。故他逝世时武帝很悲伤,穿玄黑铠甲的士兵,从长安一直列队到茂陵,并为他定下两个谥号。

10、下列句,不能解释众人不太喜欢卫青霍去病二人的原因是  (   )

A、二人都为大司马后,卫青日益权微而霍去病日益显贵。卫青的旧友和门下宾客凡转投霍去病的,则得官爵。霍此举有落井下石、不念卫青旧日提携恩情之嫌。

B、霍去病恃宠奢靡,率军出征,武帝则赠数十辆满载食物的膳车,但剩余的精米肥肉统统丢弃,全然不体恤忍饥挨饿的士兵。塞外作战,士卒乏粮,他却自顾玩乐。

C、霍去病少年得志,年方十八岁便官运亨通,甚至与舅舅卫青平起平坐。这是因为他是卫皇后姐姐之子的裙带关系,甚得汉武帝欢心。

D、虽卫青较霍去病爱护士兵,但二人不愿荐士的为将之道一样不被称许。这一方面确是反映君主之专制,大臣只求守法尽职;另一方面,也可知他们是为保全个人功名,怕有夺功于主之嫌而牵累受祸。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以不与会,当斩。   

译文:

(2)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译文:  

(3)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