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甲因乙不能偿还欠款将其告上法庭,并称有关证据被公安机关办理其他案件时予以扣押,故不能提供证据。法官负责任地到公安机关调查,并复制了相关证据材料。此举使甲最终胜诉。运用法理学的知识分析该法官的行为是否适当。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该法官的行为是适当的,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不违反司法的中立性和被动性。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要求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甲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 (3)以事实为根据,要求司法机关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只能以被合法证据证明了的事实和依法确定的事实为适用法律的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要求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处理具体案件。该法官依法调查证据,并据以作出相应判决,符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 (4)司法的中立性,要求法官在审判活动中不能具有态度上的倾向性;司法的被动性,要求“不告不理”。该法官调查证据是基于甲的合理说明(甲的合理说明隐含了要求法官依法调取证据的意思),因此不违反司法的中立性和被动性。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问题。(16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故患有所不也  辟:        (2)天祥泫然出 涕: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                                               

小题3: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4分)

答:①富贵不能淫:                                          

②威武不能屈:                                          

小题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小题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