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说,人“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样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为人的食物。”这说明

A.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于物,而是物趋近于人
B.主体现实的需要以及需要程度,是某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内在
C.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及价值的大小体现着主体的创造性本质
D.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及价值的大小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标准

答案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价值的相关内容。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的特性是: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就本题而言,价值同人的需要有关,但不是由人的需要单方面决定的,价值以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属性为实现基础,人的需要及其满足也受到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价值在具有客观性的同时又具有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于物,而是物趋近于人;现实的价值是否形成以及价值的大小以主体的需要为基准;价值的主体性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故用排谬法排除D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