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36岁,因咽痛服磺胺药后,舌背起疱,破溃后疼痛难忍,进食受限。以往曾有类似病史。检查:舌背黏膜表面可见0.8cm×1.2cm界限清楚的糜烂面,表面有黄色假膜,渗出较多。

下列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寻找并及时停用可疑药物

B.嘱患者多饮水或输液

C.口服大量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B

D.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E.口腔局部涂布溃疡膏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药物过敏性口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局部涂擦、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使过敏体质者发生变态反应,引起过敏的药物常见的有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磺胺类药、抗生素类药等。药物过敏性口炎的口腔病变多见于唇、颊、舌前2/3部分,可出现充血发红、水肿,有时出现红斑、水疱,疱很快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病变面积较大,外形不规则,表面有较多渗出物,形成灰黄色或灰白色的假膜。根据本例的临床表现及用药史,最可能的诊断应为药物过敏性口炎。诊断药物过敏性口炎应注意发病之前有用药史,且用药和发病有因果关系,故询问病史时应特别注意患者的既往用药史。药物过敏性口炎的组织病理表现为急性炎症,早期嗜酸性粒细胞多,以后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对于确诊药物过敏性口炎有帮助。发生药物过敏性口炎后应首先找出可疑致敏药物,并立刻停用,同时停用与可疑药物结构相似的药物。

问答题 简答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