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16分)

材料一  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州,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圃于异学。”        

——陈旭麓

材料二  康有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观点各属于那一派别? 各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及原因?(6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3分)

(4)请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3分)

答案

(1)地主阶级的洋务派、资产阶级的维新派。“中体西用”、君主立宪制。(4分)

(2)特点: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

认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为了减少变法阻力。反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4分)

(3)陈独秀,民主和科学(答出“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可给分)(3分)

(4)过程: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3分)

题目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的主要信息即可概括出各属于的派别?,结合所学即可说明各提出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即可分析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结合所学即可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即可说明该观点认为两位先生从政治、思想方面救中国。再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即可判断出其作者。结合上述内容,即可判断出“两位先生”指的是“德先生”和“赛先生”。

(4)根据以上材料“李鸿章...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即可概括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的发展历程。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