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工程网络双代号计划图已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如图1所示。

各工作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各工作相关数据表

工作计划工期(月)压缩工期—日增加的直接费用(万元/月)
A41
B31.2
C41
D21.6
E20.8
F21.8
G41.5
I43
J31.2
K32
L31.4
M43.5
N21.7

[问题]1.计算此工程的计划工期,说明A、C、D、I、J的ES、EF、TF,并确定关键线路。

2.若A、I、J三个工序共用一台设备,用图示说明A、I、J依次顺序施工计划情况,并计算设备在场时间,确定该工序关键线路与总工期。

3.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C工作增加3个月;由于乙方施工出现重大质量事故,D工作完成后决定返修增加用工2个月;在K、J工作完成后M工作开始前增加工作O,工期1个月,费用变动率为 3万元,说明关键线路是否发生变化共用设备在场时间是否发生变化

4.施工指挥部决定在问题3中事件发生的前提下要求按原计划工期完工,施工组织以最小变动费用为目标应如何调整并计算相应增加的费用。调整工序作业时间限定每个关键工序只能减少1个月。

答案

参考答案:

计算如图2所示。

经计算A—E—G—J—M工作组成关键线路,计划工期为17个月

A工序ES=0,EF=4,TF=0;C工序ES=0,EF=4,TF=2;

D工序ES=3,EF=5,TF=1;I工序ES=5,EF=9,TF=1;

J工序ES=10,EF=13,TF=0。

2.计算如图3所示。

关键线路和计划工期不变,由于A工序ES=0,J工序EF=14所以设备在场时间为13个月。

3.由图4可知,关键线路发生变化, * * 生四条关键线路,即:

B—D—I—K—O—M;B—D—I—J—O—M

C—I—K—O—M;C—I—J—O—M

A工序ES=0,J工序EF=14,所以设备在场时间为14个月,增加1个月。

4.C工作、D工作工作时间延误致使总工期变为19个月,若保证按原计划17个月完工,就需对7月份以后施工工序小的关键工序进行压缩,由于O工作为新增加工作工期仅1个月,无法压缩。由于J工序与K工序为平行的关键工序,仅压缩其中一个工序的工期,总工期不能改变。

在压缩关键工序工作时间时应每次减少1个单位时间,如果关键线路不发生改变仍按原线路压缩。若关键线路发生改变,应考虑在新的关键线路上进行压缩,压缩过程如表2所示。

结论:按照最小变动费用为目标确保17个月完工的调整方案为I、J、K三个工序均压缩工期1个月,调整后增加的费用为6.2万元。

判断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 * * 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 * * 还荆州。 * * 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 * * 英名,又喜 * * 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 * * 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卒:通“猝”,突然

C.闻数有笺谏璋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谢:推辞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又喜 * * 之去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D.于涪大会,置酒作乐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3分)

(2)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 * * 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3分)

(3)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 还向成都,所过辄克。(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