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公司按CIFROTERDAM向荷兰出口一批空调,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买方应于9月底前将信用证开到,卖方保证运输船只不得迟于12月1日抵达目的港。如载货船只迟于12月1日抵达,则买方有权取消合同。如货款已收,卖方须退还买方。合同中的这一条款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不合理。(1)按CIF。ROTTERDAM价格术语。卖方应按合同规定的装船时间在装运港完成交货。而本案例中的合同没有装运时间的规定显然不合理;(2)按CIF术语。当货物在规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了交货,至于交货后的货物延期、灭失或损坏等风险均由买方承担。因此,卖方可以选择预计12月1日抵达的船只运输,但是无需承担12月1日之前抵达的风险。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机电安装公司总承包了一个炼油厂新建装置安装工程,装置安装工程内容包括:机械设备安装;工艺设备包括28台重30~120t的塔、器类设备的吊装;油、气和其他介质的工艺及系统管道安装;电气仪表、给排水、防腐绝热工程及露天照明等。机电安装公司具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1级许可资格。新建装置位于一个正常运行的液化石油气罐区的东侧,北侧隔路与轻石油罐区相邻。根据工程现场情况,机电安装公司组建了现场施工项目部,建立了项目部风险管理组,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了施工现场的风险控制。

施工开始后,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有一台高度为60m的大型分馏塔,属于Ⅱ类压力容器,分三段到货,需要在现场进行组焊安装。机电安装公司项目部拟采用在基础由下至上逐段组对吊装的施工方法,并为此编制了分馏塔组对焊接施工方案。在分馏塔着手施工时,项目监理工程师认为机电安装公司不具备分馏塔的现场组焊安装资格,要求项目暂停施工。

事件2:工艺管道焊后经射线探伤发现,焊接合格率偏低。项目部组织人员按质量预控的施工因素进行了分析。经查验,工艺文件已按程序审批,并进行了技术交底。查出的问题有:个别焊工合格证的许可项目与实际施焊焊道不符;焊接记录中有部分焊材代用,焊缝外观检查有漏检,部分焊机性能较差。根据分析结果,找出了失控原因,经整改后焊接合格率得到了提高。

露天照明工程完工后,项目部进行了通电试灯,照明电器验收合格,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检测记录齐全。工程项目全部完工后,项目部进行了风险后评价,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分析、检查和总结,并交工验收。

该工程电气照明的有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检测记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