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患者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苔薄白,脉弦紧。治疗应首选

A.乌头汤
B.薏苡仁汤
C.防风汤
D.羌活胜湿汤
E.白虎加桂枝汤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考点评析] 1.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2.病因病机:(1)正气不足和外邪入侵是病因。(2)风、寒、湿、热病邪留注肌肉、筋骨、关节,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筋脉拘急、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3)痹病日久不愈深入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
3.临床表现:肌肉、筋骨、关节疼痛为本病的主要证候特征。
4.辨证要点:(1)辨病邪偏肚:如游走不定而痛者为风邪胜;疼痛剧烈,遇冷加重,得热则减者,寒邪为胜;重着固定,麻木不仁者湿邪为胜;病变处掀红灼热,疼痛剧烈者热邪为胜;病变处有结节、肿胀、瘀斑或肢节变形者,为痰瘀阻痹。(2)辨别虚实。
5.治疗原则:故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6.分证论泊:(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或宣痹达经汤,若邪有化热之象者投桂枝芍药知母汤。(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若痛甚者,蠲痹汤治之。(4)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湿热胜者可选用宣痹汤,热痹化火伤津,用犀角散加减。(5)尪痹:补肾祛寒,活血通络,补肾祛寒治尪汤。(6)气虚血亏证:益气养血,舒筋活络,用独活寄生汤。

填空题

短周期元素A、B、X、Y、Z,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其中X、Y、Z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B与X处于同周期,A+与B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回答:

(1)Y元素的名称是          

(2)A、B两元素的单质在受热的条件下可以得到重要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                   

(3)X、B、Z三种元素可以按照2:3:4的形式形成化合物,在该化合物中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中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已知X单质与Z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H < 0。将等物质的量的X、Z两种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b.反应过程中,X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X、Z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e.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

(5)由Y和Z两种元素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化合物的燃烧热为2220KJ/mol,请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                                                。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