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试述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观点。

答案

参考答案:(1)机体论学派:F.E.Clements(1916,1928)认为植物群落有明显的边界。其理论根据是:任何一个植物群落都要经历一个从先锋阶段到相对稳定的顶极阶段的演替过程,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森林区的一片沼泽最终会演替为森林植被。这个演替过程类似于一个有机体的生活史。因此,群落像一个有机体一样,有诞生、生长、成熟和死亡的不同发育阶段,而这些不同的发育阶段或演替上相关联的群落,可以解释成一个有机体的不同发育时期。每一个顶极群落破坏后都能够重复通过基本上是同样形式的发展阶段而再达到顶极阶段。Braun-Blanquet(1928,1932)、Nichols(1917)、Warming(1909)和Tansley(1920)等支持这一观点。他们用分类的方法研究植被,证明群落是一个个分离的有明显边界的实体。
(2)个体论学派:H.A.Gleason(1926)认为群落的存在依赖于特定的生境与物种的选择性,但环境条件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群落之间不具有明显的边界,而且在自然界没有任何两个群落是相同或相互密切关联的。由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群落的差异性是连续的。R.G.Ramensky和R.H.Whittaker均持类似观点。他们用梯度分析与排序等定量方法研究植被,证明群落并不是一个个分离的有明显边界的实体。
(3)两种理论的区别与联系:群落的连续性并不一定要排斥不连续性或间断性。群落组成随环境梯度的逐渐变化并不一定要排斥各种群落的相对独立性。邻近群落的相似性也不一定要排斥相隔远的群落间明显的不相似性。个体论与机体论的对立,也不一定要互相排斥,不可两立。就内部组织的紧密程度(即群落中各物种种群对立间相互作用)群落可能处于沿“机体沦一个体论”轴上广大变化范围中的任何一段。一些群落或群落一部分,物种种群间结合更紧密,靠近机体论所描述的一端;另一些群落或群落一部分则更靠近个体论所描述的一端。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