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 农民的举动,完全是对的,他们的举动好得很!“好得很”是农民及其他革命派的理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站到反革命立场上去了。 摘自毛 *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材料2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摘自毛 * *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材料3 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则一,就会明白全世界何以只有中国有这种统治阶级内部互相长期混战的怪事,而且何以混战一天激烈一天,一天扩大一天,何以始终不能有一个统一的 * * 。二,就会明白农民问题的严重性,因之,也就会明白农村起义何以有现在这样的全国规模的发展。三,就会明白工农民主 * * 这个口号的正确。四,就会明白相应于全世界只有中国有统治阶级内部长期混战的一件怪事而产生出来的另一件怪事,即红军和游击队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伴随着红军和游击队而来的,成长于四围白色 * * 中的小块红色区域的存在和发展(中国以外无此怪事)。五,也就会明白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 *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请回答:(1)阅读材料1、2,说明为什么“中国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2)阅读材料1、2、3,分析中 * * 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的原因以及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的根本途径。
参考答案:
解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农民阶级包括富农、中农和贫农,其中富农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他们在农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可能参加一份力量,在反对地主的土地斗争中也可能保持中立;中农经济上能自给自足,政治上没有权力,受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压迫,不但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革命和土地革命,并且能够接受社会主义。因此,全部中农都可以成为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军,是重要的革命动力的一部分。中农态度的向背是决定革命胜负的一个因素。贫农,连同雇农在内,约占农村人口的70%,贫农没有土地或有很少土地,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天然的、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因此,谁要是解决了农民问题,谁就争取到了整个农民阶级,实际上就把握了中国革命的主动权,从而为革命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2)中 * * 党的武装斗争实质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第一,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军队中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中 * * 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唯一的途径就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这是因为:第一,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中国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到帝国主义压迫;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到封建制度压迫。因此.,必须拿起武器,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第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因此,中 * * 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 * * ,开展土地革命,确立起革命力量的深厚社会基础,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特别是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则是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环节,这就为革命力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中国革命只有在农村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 * 的道路,才能最终夺取全国的胜利,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