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户籍改革的要点是放宽对外来人口的限制。G市在对待户籍改革上面临两难。一方面,市政府懂得吸引外来人口对城市化进程的意义,另一方面又担心人口激增的压力。在决策班子里形成了“开放”和“保守”两派意见。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都只能支持上述某一派的意见,除了()。

A.城市与农村户口分离的户籍制度,不适应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B.G市存在严重的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其城市人口的合理容量有限。

C.G市近几年的犯罪案件增加,案犯中来自农村的打工人员比例增高。

D.近年来,G市的许多工程的建设者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其子女的就学成为市教育部门面临的难题。

E.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生育观的转变,近年来G市的幼儿园、小学乃至中学的班级数量递减。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开放”是放宽外来人口限制,D选项的前半段话说明外来人口的贡献,支持开放;“保守”是因为城市的人口压力,D选项后半段话说明了外来人口子女就学对城市的压力,支持保守。其他选项仅仅支持开放或保守某一方。

综合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849年3月28日,法兰克福议会……通过并颁布了帝国宪法,即所谓《法兰克福宪法》,并选举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为帝国皇帝。根据宪法,德意志帝国由36个邦组成,各邦在内政上独立;帝国首脑称为“德意志人的皇帝”,拥有任命内阁、宣战、媾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帝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由两院组成,下院称人民院,每三年经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选举产生,上院称国家院,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通过的法律皇帝不能否决,只能拖延执行。

但威廉四世却拒绝承认该宪法和接受皇冠,其他一些大邦尤其是南德诸邦也拒不承认它。在此情况下,法兰克福议会……在全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护帝国宪法运动“。然而,当广大人民通过浴血奋战来保卫帝国宪法的时候,法兰克福议会中那些软弱的资产阶级议员却并没有与革命人民站在一起进行斗争,而是仍寄希望于普鲁士国王。5月14日,普鲁士全权代表来到法兰克福,要求把帝国执政的位子移交给普鲁士国王,并宣布该议会通过的一切法律包括宪法无效。……在各邦政府军和普鲁士军队的联合 * * 下,这场“护宪运动“很快就失败了。

--蒋锐《德国宪政民主制度的曲折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法兰克福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6分)

(2)1849年的宪政尝试失败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