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男性,23岁,因骑车进行中被汽车撞倒,右颞部着地半小时,到急诊就诊 患者摔倒后曾有约5分钟的昏迷,清醒后,自觉头痛,恶心。 体检:BP139-80mmHg,P80次/分,一般情况可,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头颅平片提示:右额颞线形骨折。遂将患者急诊留观。在随后2小时中,患者头疼逐渐加重,伴呕吐,烦燥不安,进而出现意识障碍。体检:T38℃,BP160/100mmHg,P60次/分,R18次/分,浅昏迷,左侧瞳孔3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瞳孔4mm,对光反应迟钝。左鼻唇沟浅,左侧BabinskisSign阳性。

答案

参考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

(二)诊断依据

1.有明确的外伤史

2.有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3.头部受力点处有线形骨折

4.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并脑疝

二、鉴别诊断(5分)

1.急性硬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同有外伤史;血肿多出现于对冲部位;意识障碍持续加重;明确诊断靠CT

三、进一步检查(4分)

头颅CT平扫

四、治疗原则(3分)

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阅读理解与欣赏

给孩子一片空间

       在2003年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一个名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撰写的科学论文《蜜蜂不是靠翅膀振动发音》荣获大赛优秀科技项目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蜜蜂只能靠翅膀的振动来发声——生物界一直这么认为,我们的各种教科书也一直是这么写的。但12岁的聂利推翻了这一似乎是铁定的“真理”。她通过认真的实验,仔细地观察,用事实证明:蜜蜂不是靠翅膀的振动来发声的,它有自己的发声器官。     

       一个小学生何以能取得如此的成绩呢?为什么那么多的专家、学者都没有发现“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这样一个事实,小聂利却发现了呢?这恐怕与聂利具有一种怀疑与创新的精神有关。12岁的她大概还没能受到太多僵化的所谓“标准”的束缚,她还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敢于怀疑大人不敢怀疑的科学定律。正因为如此,她才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善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发现了这一真正的“真理”。     

       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有太多的规矩、太多的标准束缚着学生的思维的翅膀,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指令。在老师的“精心调教”下,一个个如同一个模具中浇铸出来的模型一样,标标准准, 规规矩矩。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大多数孩子根本不会甚至不愿开动脑筋去积极思考,更谈不上去怀疑、去创新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聂利的发现给我们的教育提了一个醒:教育需要培养怀疑精神,需要培养创新精神。前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 * * 古斯曼说:“传统教育的诸要素在小学的最初几年里,就掏完了儿童身上先天的创造能力,在差不多四年的将他们的思想纳入成人轨道的努力之后,到了十岁,在许多儿童身上,那种思考的自发性,那些闪光的想法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兴趣,都已经消失了。”他说的非常对,在我们的标准和规矩的束缚下,有时候孩子们身上迸发的怀疑、创新的火花也会被大人们所谓的“权威”扑灭。    

       雪融化了是春天一多么美妙的想象啊!倾听蚕宝宝的呼噜声——多么富有创意的构想啊!这是孩子们用他们特有的眼光看到的,特有的耳朵听到的。这是大人所没有的“特异功能”——童眼、童耳、童心!

        我们常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在“授之以渔”的基础上还要授之以渔场,给孩子一片空间,这样,他们将会用他们的童眼、童耳、童心,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1.12岁小学生聂利有这么重大的发现,与什么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怀疑与创新的精神  

     B.她的“特异功能” 

     C.她的聪明

2.破折号的作用有:

    ①解释说明;②语意递进;  ③意思转折;④声音延长。  

    第6段中三个破折号依次表示                             、                。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给孩子一片空间”这句话的含义。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