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8岁。7天前开始发热,腹泻,经用“黄连素”等药,5天后治愈。12小时前赴宴回家即发现双下肢无力,2小时前全身无力,不能起床。体检:烦躁不安,气促,说话困难,口唇发绀,四肢肌力I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痛觉存在,排尿费力,不易解出,呼吸困难。
提问: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气管切开辅助人工呼吸可能发生哪些并发症?()
A、呼吸骤停
B、心脏骤停
C、肺部感染
D、气管内出血
E、皮下或/和纵隔气肿
F、气管套管堵塞
G、呼吸性酸中毒
H、呼吸性碱中毒
参考答案:A, B, C, D, E, F, G, H
解析:
要提高危重急症的抢救成功率,不但对病情的判断要准确,处理要果断及时,而且对每一项处置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情况和并发症要作出充分的估计,并作好充分的应急处理准备和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这就是设计该试题之目的。问题的前提是指“重症格林—巴利”和“气管切开”、“辅助人工呼吸”的情况下,所谓重症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患者,就是瘫痪重并伴严重呼吸肌麻痹、缺氧的病例。因为气管切开术中随时有呼吸骤停和心跳骤停之可能。气管切开后,也极容易合并肺部感染。由于内套管或气囊的压迫,气管内出血、坏死也时有发生。因气体经皮肤切口进入皮下或进入纵隔可形成皮下或纵隔气肿。呼吸机通气量增加,大量水份丢失可使分泌物粘稠而易堵塞气管套管。潮气量过小可发生呼吸性酸中毒,过大又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所以,全部备选答案均属正确答案。故提醒考生,在做题时,不能遵循一般选择题的“套路”,认为每题一定会有正确与错误选择,以致漏选失分。答题的着眼点应注意仔细分析题意,客观判断,免受“套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