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5岁。头部被他人用木棍打伤1小时,呕吐3次,于23时急诊就医。受伤当时昏迷约20分钟。既往身体健康。体检:T:37.6℃,P:82次/分,R:19次/分,BP:20/13kPa(150/98mmHg)。GCS:11分,躁动。双侧瞳孔等大、等园,直径2.5mm,对光反射迟钝。双侧额部和右枕部有多处头皮伤痕和头皮血肿,右额部有一长4.0cm之头皮裂伤。四肢可活动,右侧Babinski征(士)。

提问:在急诊室应做哪些处理()?

A.肌注镇静剂

B.静滴甘露醇

C.静滴止血敏、止血芳酸

D.静注或肌注速尿

E.剃光头做术前准备

F.静滴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

G.肌注利血平

H.静滴肾上腺皮质激素

I.静脉应用抗生素

答案

参考答案:B, C, D, E, H, I

解析:

在急诊处理颅脑损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对应抓住重点,积极防治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积极防治脑疝的形成,如有颅内血肿,且已出现脑疝前期症状者,应尽可能早期明确诊断,尽可能缩短在急诊室停留时间,争分夺秒地早期手术。该病人是脑外伤后1小时来就诊,有血压偏高,意识障碍(躁动),GCS:11分,双侧瞳孔虽等大,但光反射已减弱,且右侧病理反射可疑阳性,应考虑有原发性脑损伤、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不排除有颅内血肿的可能,故应该立即给予脱水、应用激素、止血等治疗。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故此问9个备选答案中,第2、3、4、5、8、9项是正确的。第1项是错误的。患者出现躁动不安是脑外伤所致,在未明确颅内情况时禁忌使用镇静剂,以免影响病情观察。第6项神经营养药物在急诊室时可用可不用,故作为无效答案。第7项是错误的。病人血压有所偏高,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此种情况是颅内压增高所致,给予脱水降颅内压治疗后血压自然会下降。 提示:头颅平片示右颞部线形骨折。头颅CT示左额颞部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以及薄层新月形高密度影,同侧侧脑室轻度受压,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

填空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指出实验中仪器的名称:B         。     

(2)图I实验中实验现象为:实验开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某同学用图I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①                               

                                        

(4)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5)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6)对照图I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的优点是(回答一点即可)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