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②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
③总字数800~10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参考例文]
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强大动力。我国各省市、地区都在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城镇化道路,并在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绩,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人口已有大幅度提高,整体城镇化水平在不断上升。但是我国的城镇化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社会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环境资源面临巨大压力,城市居民的素质、思想观念等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我国城镇化的结构失衡、质量较低的问题,应加快城镇化建设由速度型向质量型,粗放型向可持续型的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城镇化的目标。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协调城市建设用地与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盲目地扩大城镇规模,征用大量土地,给耕地保护带来了压力,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浪费。应进一步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规划管理,减少盲目投资,依照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管理,特别是要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管机制。
第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大量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全面城镇化的实现。一方面,各个地方政府要加快对户籍管理体制的改革,让农民工能够进得来、落得下。另一方面,建立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一系列管理机制,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引导进城就业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
第三,加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现有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明显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也亟待提高。应完善水、电、社会事业等城镇基础设施,着力搞好文教、卫生设施配套,增加娱乐设施,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优化住宅、绿化等居住生态环境,从而完善城镇功能,改善生活环境,有效提升城镇的承栽力。
第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城镇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各地必须根据区域资源特点,选准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培养新的特色经济,扶持发展壮大一批农业深加工企业,促进农村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同时,抓好重点小城镇的市场培育,以市场促进小城镇周围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鼓励各种类型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参与市场流通,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
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城镇化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追求速度,而且要把握质量,只有结构合理、品质不断提升的城镇化才是全面的城镇化;只有全面的城镇化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写作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