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快速应用开发(RAD)是一个增量型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强调极短的开发周期。该模型是瀑布模型的一个“高速”变种,通过大量使用可复用构件,采用基于构件的建造方法加速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如果能够及时与用户进行交流和沟通,正确地理解需求并约束项目的范围,利用这种模型可以很快地创建出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
请围绕“RAD在结构化系统建模中的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和开发的信息系统项目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简要分析快速应用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给出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主要任务。
3.分析快速应用开发方法的目标,并结合实际项目的实施结果讨论快速应用开发与传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相比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以及如何进行改进。

答案

参考答案:1.简要介绍你参与规划、设计和实施的大中型信息系统软件工程项目,简要说明自己在该项目中的角色、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及开展的主要工作。论文叙述自己参与设计和实施的信息系统项目应有一定的规模,自己在该项目中担任的主要工作应有一定的分量。
2.快速应用开发(RAD)是一个线性顺序的软件开发模型,强调极短的开发周期(通常为2~3个月)。该模型实质是线性顺序模型的一个“高速”变种,如果需求理解得很好,且约束了项目范围,就可通过使用基于构件或可重用软件包的建造方法获得快速开发。RAD依赖于广泛的用户参与、联合应用设.计会议、原型化方法、集成的CASE工具和代码生成器。快速应用开发模型流程如图6—12所示,各个生命周期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如表6-17所示。

表6-17 RAD模型各个阶段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阶段 主要任务
(1)业务建模 确定驱动业务过程运作的信息、要生成的信息、如何生成、信息流的去向及其处理等,可以辅之以数据流图
(2)数据建模 为支持业务过程的数据流查找数据对象集合,定义数据对象属性,并与其他数据对象的关系构成数据模型,
可辅之以E-R图
(3)处理建模 使数据对象在信息流中完成各业务功能,创建过程以描述数据对象的增加、修改、删除和查找,即细化数据
流图中的处理框
(4)应用程序生成 利用第4代语言(4GL)写出处理程序,重用已有构件或创建新的可重用构件,利用环境提供的工具自动生
成以构造出整个的应用系统
(5)测试与交付 新创建的构件进行单元测试,对于重用的构件一般做集成测试等
从图6-12中可以看出RAD的基本思想表现在:①让用户更主动地参与到项目分析、设计和构造活动中来;②将项目开发组织成一系列重点突出的研讨会,研讨会要让项目投资方、用户、分析员、设计人员和构造人员一同参与;③通过一种迭代的构造方法加速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④让用户提前看到一个可工作的系统。
3.结合项目实践经验,说明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项目中,RAD模型具体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步骤,以及它们对该工程项目后期的工作产生了哪些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与瀑布模型相比,RAD模型不采用传统的第3代程序设计语言来创建软件,而是采用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复用已有的程序结构(如果可能)或使用可复用构件和或创建可复用的构件(如果需要)。在所有情况下,均使用自动化工具辅助软件创造。很显然,加在一个RAD模型项目上的时间约束需要“一个可伸缩的范围”。如果一个业务能够被模块化使得其中每一个主要功能均可以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则其是RAD的一个候选者。每一个主要功能可由一个单独的RAD组来实现,最后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RAD模型通过大量使用可复用构件加快了开发速度,对信息系统的开发特别有效。但是与所有其他软件过程模型一样,RAD方法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1)并非所有应用都适合使用RAD。RAD模型对模块化要求比较高,如果有哪一个功能不能被模块化,那么建造RAD所需要的构件就会有问题。如果高性能是一个指标,且该指标必须通过调整接口使其适应系统构件才能赢得,RAD方法也有可能不能奏效。
(2)对于大型的、可伸缩的项目,该开发方法需要足够的人力以创建足够的RAD小组,而且要求开发人员和客户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需求分析,任何一方配合不当都会导致RAD项目失败。
(3)RAD只能用于信息系统开发,不适合技术风险很高的情况。当一个新应用要采用很多新技术或当新软件要求与已有的计算机程序的高互操作性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
论文最后可以进一步讨论你在该工程项目中获得的应用RAD方法的相关体会,以及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如果碰到类似的开发项目你将如何应用这些经验或教训。对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应有具体的着眼点,不能泛泛而谈。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