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待传送数据总长度为L位,分组长度为P位,其中头部开销长度为H位,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数为h,每个链路上的延迟时间为D秒,数据传输率为Bbps,虚电路建立连接的时间都为S秒,在分组交换方式下每个中间节点产生d位的延迟时间,则传送所有数据,虚电路分组交换所需时间是([X]表示对X向上取整)______。
A.S+(hd/B+P/B)×[L/(P-H)]秒
B.S+(hD+P/B)×[L/(P-H)]秒
C.S+[(h-1)D+P/B]×[L/(P-H)]秒
D.S+[(h-1)d/B+hD+P/B]×[L/(P-H)]秒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虚电路的基本原理,首先要明确虚电路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是分组交换的一种,因此虚电路交换的总时间包括连接建立时间、每一个分组的发送时间、传播延时以及每个中间节点的延时。具体来说主机HA要和HC进行数据交换,首先主机HA向HC发一虚呼叫(虚电路连接请求),该虚呼叫选择一条适当的路径传送到HC,记下沿途所经过的路程作为虚电路,并给其赋一个虚电路号VC1。如果HC准备就绪,则发一响应给HA,HA收到该响应,则虚电路VC1已建立完毕。随后HA和HC的数据交换必须通过该虚电路进行。数据交换完毕,则释放虚电路。注意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数为h,因此之间有h-1个中间节点,因此传送单一个分组所需的时间是(h-1)d/B+hD+P/B,因此总的时间是s+[(h-1)d/B+hD+P/B]×[L/(P-H)]秒,答案是D。
关于时延的定义和计算:
传输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信号传输速率(即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因此数据经历的总时延就是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之和,一定注意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提高链路带宽只能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