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价值10万元的空调并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乙公司收到该汇票后,将该汇票作为向个体户丙购买电脑的预付款先行支付。丙收到该张汇票后,将其赠予丁。丁于2003年5月1日持票向银行请求付款,该银行拒绝付款。丁考虑到乙公司效益较好,遂向乙公司行使追索权。
请综合分析、回答本案涉及的下列法律问题:

下列关于丁的票据权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丁无偿取得票据,不享受背书转让权

B.丁因赠与而继受取票据权利,其享有的票据权利与前手相同

C.丁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能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D.丁所享有的票据权利可以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答案

参考答案:B,C

解析:[考点] 票据权利的继受 《票据法》第11条规定:因税收、继承、赠予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前手是指在票据签章人或者持票人之前签章的其他票据债务人。第27条规定:持票人可以将汇票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汇票权利授予他人行使。本案中,丙收到汇票后,将其赠予丁,因此丁属于无偿获得票据,依法享有与前者相同的票据权利但是不优于前者,因此本题选择B项和C项。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年冬天真冷,也许妈妈该有条围巾。凯微每次看见妈妈使劲想把脖子缩进大衣里的时候,心里总是这么想。那天,当凯微和妈妈赶集路过那家商店的时候,凯微的眼睛马上就被吸引住了。那是多么漂亮的围巾呀,看上去柔和、舒适,天蓝色的,还有漂亮的小花。它被当作样品挂在小铺里,吸引着过往的行人。
       凯微想那一定是这个小镇最漂亮的围巾,并且它也一定会很暖和。凯微发现妈妈的眼睛里有种异样的光芒。妈妈肯定需要它,它是为妈妈而编织的。
       “妈妈,买下它吧!它一定很暖和。”
       “不,宝贝。我们没有多余的钱。”
       回家的路上,凯微没有像往常一样跟妈妈说话,心里一直在盘算,圣诞还有一个月就到了,要是能挣钱买到那条围巾送给妈妈多好啊!可她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除了那条心爱的项链。
       第二天,凯微再次来到那家店铺,她迫不及待地搜索着那条围巾。店主问:“你想要吗?这是最后一条了。”
       “是的,它很漂亮。我想我妈妈一定会喜欢的,她需要它。但是,我现在没有足够的钱。”她解下项链,放在店主手中,“这个先给您,等我下次再带些别的东西来,您能先为我保留着吗?圣诞节前我一定会存够钱的。求您了。”
       看着她,店主感到很惊讶:“孩子,你几岁了?”
       “10岁。”
       “孩子,放心。我会为你保留这条围巾的。”
       凯微走出小店的时候感觉兴奋极了,她仿佛看到了妈妈围上那条围巾的样子。她为自己感到骄傲。那是她送给妈妈的第一件圣诞礼物,并且是用自己的钱买的。
       接下来的一个月凯微非常忙碌,也非常兴奋,她常常背着妈妈忙活一些别的事情。
       离圣诞节越来越近了,凯微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又来到那家小店,她递给店主一只装有野蜂蜜的小罐子。她的心突然跳得很厉害。她没说是如何弄到这些蜂蜜的,也没露出那双被野蜜蜂蛰得伤痕累累的胳膊,她只是骄傲但又带着一丝怯意地对店主说:“到今天我只挣了这么多,够了吗?要不,我下次再带些别的来,可以吗?” 
    可那天店主似乎很忙,老顾不上跟她说话,只顾着与站在旁边的一个陌生人小声地嘀咕着什么。到最后他才转过身来,对她说:“实在很抱歉,孩子,这位先生已经把那条蓝围巾给买下了。”
       她心爱的蓝围巾,被那个陌生人买走了?她感到委屈和愤怒。可她没有哭,只是冷冷地看着那个陌生人夹着包裹走出门,然后她转头狠狠地瞪了一眼店主,走了出去。
       在大街上,她茫然地往回走,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回到家,连妈妈跟她打招呼都没有看到。
      “宝贝,怎么了?妈妈跟你讲话呢?你不高兴吗?”
      “啊!”凯微这才回过神来,可一看到妈妈不禁吓了一跳,那条缀着小花的蓝色围巾正围在妈妈的脖子上。
       “妈妈,这围巾……”
       “怎么样?漂亮吗?刚才有个陌生人送来的,说是你买给我的圣诞礼物,他帮忙送来的。这儿还有一封信。宝贝,告诉妈妈,你从哪儿弄的钱?”
       凯微顾不上回答,迫不及待地撕开了信。“你有一颗如此纯洁和善良的心,你是个好孩子,这是你给你妈妈的圣诞礼物,也是我给你的圣诞礼物……”
1.这篇文章围绕“圣诞礼物”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件事的内容。
    (1)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语句,回答问题。
    (1)她递给店主一只装有野蜜蜂小罐子。她的心突然跳得很厉害。
           “她的心突然跳得很厉害”表现了凯微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你给你妈妈的圣诞礼物,也是我给你的圣诞礼物…… 这句话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
             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有“店主只顾着与站在旁边的一个陌生人小声地嘀咕着什么”的细节,他们在“小声地嘀
       咕”什么呢?把你的揣度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为这篇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惟其宜可焉。其下之视上也,亦惟视其举黜之当否,不以亲疏远迩疑乎其上之人。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是故为君不劳,而为臣甚易:见一善焉,可得详而举也;见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

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举仇、举子之事,载之传中而称美之,而谓之忠。见一善焉,若亲与迩,不敢举也;见一不善焉,若疏与远,不敢去也。众之所同好焉,矫而黜之乃公也;众之所同恶焉,激而举之乃忠也。于是乎有违心之行,有怫志之言,有内愧之名。若然者,俗所谓良有司也。

呜呼!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为有司者,不亦难乎!为人向道者,不亦勤乎!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之过也;则曰有司焉,则非有司之过也;则曰今举天下人焉,则非今举天下人之过也。盖其渐有因,其本有根,生于私其亲,成于私其身。以己之不直,而谓人皆然。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已矣乎,其终能复古乎!

若高阳齐生者,其起予者乎?齐生之兄,为时名相,出藩于南,朝之硕臣皆其旧交。齐生举进士,有司用是连枉齐生,齐生不以云,乃曰:“我之未至也,有司其枉我哉?我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抱负其业,东归于家。吾观于人,有不得志则非其上者众矣,亦莫计其身之短长也。若齐生者,既至矣,而曰“我未也”,不以闵于有司,其不亦鲜乎哉!吾用是知齐生后日诚良有司也,能复古者也,公无私者也,知命不惑者也。

(韩愈《送高阳齐皥下第序》)

[注] ①举仇、举子之事:指《吕氏春秋》记载的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仇人解狐做南阳县令、推荐儿子午做国家军尉的事。②世:三十年。③齐生:指齐皥,其兄齐映为当朝宰相。④起:启发。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 去:离开

B.有怫志之言怫:同“悖”,违反

C.其植之也固久植:确立

D.亦莫计其身之短长也计:考虑小题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

所以上司选择合理的标准实施自己的想法,内心坦荡不用担心下属猜疑。

B.众之所同恶焉,激而举之乃忠也。

大家共同讨厌的人,要激励他并且举荐他才显得自己忠诚。

C.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之过也。

因此坐下来好好地想一想这种情况,然后就去指责统治天下的人所犯的过错。

D.不以闵于有司,其不亦鲜乎哉!(齐生)不因为自己受委屈而向官员博取同情,这不也太少见了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肯定古时用人不分关系亲疏远近、唯“宜”是举的原则,批评当今之世为避嫌,唯“亲迩”不举的做法。

B.选文第三段深入一层,进一步探究上文中“俗所谓良有司”所作所为的原因,指出其根源在于一个“私”字。

C.在作者眼中,齐生是一个能改变时风、复兴古风的人,但因为他的哥哥到南方去做官了,所以官员就没有录用他。

D.本文是一篇赠序,作者纵论古今在用人问题上的公私之别,以古衬今,是一篇内涵丰富、说理透彻的佳作。小题4:齐生科举落第后说:“我之未至也,有司其枉我哉?我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意思是说:“我的学问还没有达到标准,官员怎么会委屈我?我将精进我的学业来等待时机。”请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齐生说法的认识与思考。(不少于200字)(1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