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主导地位的工业越来越发达,工业“三废”排放带来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见附表1)。
2008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2.4%,比2001年提高了7.2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88.8%,提高了27.5个百分点;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89.6%,提高了22.3个百分点;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89.3%,提高了39.1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4.3%,提高了12.2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到1621.4亿元,提高3.7倍。

附表1“三废”治理效率情况


指标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85.2 88.3 89.2 90.7 91.2 90.7 91.7 92.4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 61.3 70.2 69.1 75.6 79.4 81.9 86.3 88.8
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 67.3 75.0 78.5 80.2 82.9 87.0 88.2 89.6
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 50.2 617 54.5 71.1 75.1 82.9 88.1 89.3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52.1 51.9 54.8 55.7 56.1 60.2 62.1 64.3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亿元) 344.6 385.6 441.0 573.3 755.5 1026.8 1351.3 1621.4

下列所示各年份中,“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

A.2001~2003年
B.2004~2005年
C.2006~2007年
D.2007~2008年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通过计算可知“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增长幅度:
2001~2003年增长了(441-344.6)÷344.6≈27.97%
2004~2005年增长了(755.5-573.3)÷573.3≈31.78%
2006~2007年增长了(1351.3-1026.8)÷1026.8≈31.60%
2007~2008年增长了(1621.4-1351.3)÷1351.3≈19.99%
经比较易知2004~2005年增长幅度最大,故应选择选项B。

论述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国务院 * *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把改善民生增加居民收入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作为重要议题,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九五”以来,五年规划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注: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行业间收入差距日趋明显。

材料二 2014年3月,国务院 * *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出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

材料三 2014年3月,国务院 * *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要在稳增长的同时,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换,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从城乡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迈进。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的正确性。(12 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应该怎样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