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儿,女,9岁,因发现心脏杂音9年,发热20天,抽搐1次入院。在当地县医院住院治疗4天无效。查体:T39℃,P126次/min,R34次/min,体重22kg,神清,精神萎靡,口唇、颜面、睑结膜苍白,消瘦,双肺可闻及粗中湿啰音,心音有力,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2~3/6收缩期杂音,粗糙,腹软,全腹压痛,未扪及包块,脾左肋下1cm,四肢无异常。

采用联合抗生素治疗3天,仍然发热、咳嗽,体温37.5~38.6℃,进食半流质饮食,无呕吐,再次抽搐1次。下一步治疗应做哪些调整()

A.根据血培养结果更换抗生素

B.介入治疗

C.继续溶栓治疗

D.感染不能控制时可考虑外科摘除赘生物

E.支持治疗

F.应用抗癫痫药物

答案

参考答案:A, D, E

综合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逐渐进入城市居民生活。……在服装的变化中,穿洋装是一种时尚,这不能够简单的归结为崇洋的倾向。民主制度的建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女性的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裁剪,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的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饰,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

依据材料回答及所学知识回答,鸦片战争后人们衣着服装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下图是人民军队服装的变化,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北伐战争戎装的周恩来长征中戎装的毛 * *   30年代末 * * 党军队 40年代末 * * 党军队

请你就上图军装的变化作一说明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20世纪50年代人们根据中山装和列宁撞的特点设计出的人民装,大家都以穿这种服装为时尚……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对服饰的要求是偏重坚实耐穿,在色彩的选择上也偏向耐脏耐洗的颜色,兰、灰、黑在服饰上占有的地位更加巩固了。……在红卫兵运动影响下迅速升温的集草绿色军服、军帽、宽皮带、毛 * * 像章、草绿色帆布挎包等于一身的典型的红卫兵装扮可谓盛极一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也随着多样化,尤其是花扦工业发展以后,服装的花色、款式也更加多样化。现在年轻人的穿着,款式经常翻新,进而讲究艺术的效果。

根据内容,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服装变化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