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题。(5分)

书 事

黄宗羲

初晴泥路觉蹒跚, 听彻松涛骨亦寒。

莫恨西风多凛烈, 黄花偏耐苦中看。

【注释】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明亡后起兵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书,不仕。

小题1: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环境?(2分)

小题2: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请就此作赏析。(3分)

答案

小题1:山路泥泞,寒风凛冽。或:在泥泞的山路上,脚步蹒跚,松涛阵阵,寒风凛冽。

小题2:用寒风刺骨的艰苦环境衬托反衬菊花不怕晴雨寒风,不畏艰苦环境,迎风怒放,散发着幽香的形象。诗人借菊花表明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定信念,不向困难低头的志向。

(3分)。从语言表达角度上戏,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题目分析:根据“初晴泥路觉蹒跚, 听彻松涛骨亦寒”两句,可知写的是雨后的环境,根据

“泥路”“ 蹒跚 ” “骨亦寒”便可分析出环境的特点是难走、寒冷。

“莫恨西风多凛烈, 黄花偏耐苦中看”两句是本诗的主旨所在,塑造了黄花不畏艰苦环境,迎风怒放,散发着幽香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定信念,不向困难低头的志向。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首先要理解诗词大意,然后要到诗句中寻找描写对象及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时间、季节、事件、氛围、特点、人物的喜怒等等。

对于诗歌的写作手法,则要首先知道写作手法有哪些,然后根据具体内容、写作背景、诗人处境作进一步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一般包括三个层次:表达方法,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物)抒情等。

不定项选择

甲公司是一家以产品制造为主的上市公司,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商品售价不含增值税。2013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600万元,2013年发生如下经济事项:

(1)3月5日,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约定乙公司先向甲公司支付200万元货款,待甲公司按约定于15日将货物送达乙公司并经乙公司验收合格后再支付剩余款项。已知这批货物售价500万元,销项税额85万元。

(2)5月1日,以自产产品向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管理部门职工发放非货币性福利,产品成本为30万元,售价为50万元。

(3)7月1日,甲公司将一项专利权的使用权予以转让,转让时间为1年,每月收取租金10万元;15日,甲公司将一项非专利技术予以出售,售价200万元。假定上述两项业务适用的营业税税率均为5%,甲公司本月不存在其他需要缴纳营业税的事项。

(4)2013年度甲公司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发放现金股利300万元,资本公积转增资本100万元,假定不再有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根据资料(1),对于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这笔销售业务,下列账务处理正确的是()。

A.预收货款时:;借:银行存款200;贷:预收账款200

B.向乙公司发出货物时:;借:预收账款585;贷:主营业务收入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C.向乙公司发出货物时:;借:预收账款200;应收账款385;贷:主营业务收入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D.收到乙公司补付的货款时:;借:银行存款385;贷:应收账款385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