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材料1不出几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上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而且它正朝着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军事大国的方向迈进。中国是一个未得到满足的、雄心勃勃的大国,它的目标是支配亚洲,其办法不是入侵和占领邻国,而是使自己远比邻过强大,从而使东亚发生的一切都必须至少得到中国的默许。——摘自理查德。伯恩施坦。罗斯。芒罗《即将到来的中美冲突》材料2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五年。中国经济开始崩溃,时间会在20()8年举办奥运会之前。经济的混乱蔓延到社会,而政治的混乱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中国的经济与中共 * * 将同时崩溃。——摘自章家敦《中国即将崩溃》材料3西方国家不管是以经济还是军事方面的威胁为由阻止中国选择在世界经济体制中同其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道路,对和平繁荣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不幸…不管怎样,都应该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员。强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本身并不构成威胁,问题在于是否把拥有的强大力量作为威胁的手段。——摘自《朝鲜日报》请回答: (1)材料1是什么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2)材料2是什么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3)谈谈材料3的观点与材料1观点的不同之处

答案

参考答案:(1)材料1是标准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现在经济发展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但中国并没有对世界和邻国造成威胁。某些国家和人散布“中国威胁论”,无疑是想破坏中国形象,阻止中国经济发展,破坏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2)材料2是“中国崩溃论”的观点。中国在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中,确实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并不能使中国崩溃。之所以有人散播这样的观点,也是想使中国的形象破坏,想使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失去信心,从而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3)材料3的观点基本符合中国的实际,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经济和军事力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就会对世界造成威胁,能不能造成威胁不在于经济和军事势力,而在于是否把经济与军事的强大势力作为威胁他国的手段。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尹师鲁墓志铭

欧阳修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多:赞美。

B.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部将/贷:宽恕。

C.处达,临祸福/穷:困窘。

D.至南阳求医/舁:抬着。

2.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和“敢为”的一组是( )

A.①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②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B.①通知今古,长于《春秋》②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C.①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②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①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②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这不单是因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忠义之节”。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D.师鲁在潞州任职,可谓勤政爱民,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