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由九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
赵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体健,无躯体不适,由同学陪伴来心理咨询室。陪伴同学说,赵某刚入学成绩挺好,一年级期末考试她在班上是第三名。上二年级后,有时发现她总是不合群,躲着同学,后来常和他人吵闹,说同学吐痰,咳嗽是专门针对她,是故意侮辱她,后来就不上课,好几门课不及格,就休学了,半年后回校,同学发现她最近和别人吵架较多,建议她来心理咨询,赵某很不情愿,在同学陪伴下,勉强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说的情况是真的吗 求助者:是,班上同学老嘲笑我,恨我,我受不了。 心理咨询师:有同学咳嗽可能不是针对你,他们可能感冒了。你有时不也咳嗽,是针对别人吗 求助者:我不是,他们是。 心理咨询师:你不觉得你的想法是多疑吗 求助者:我不是多疑……我没病。 |
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原则是( )。
A.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B.心理活动的周期性
C.人格相对稳定性
D.精神活动内在一致性
答案
参考答案:A,C,D
解析: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有:①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实的规定性时便形成妄想。②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③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个体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形成之后便具有相对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