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7岁,间断腹胀及双下肢水肿1年余。呕暗红色液体1000ml,排暗红色血便两次,烦躁6小时入院。查体:T36.8℃,心率120次/分,血压80/50mmHg。神清,巩膜轻度黄染,肝掌(+),面部见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2cm,脾肋下4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水肿(-)。化验示HBsAg(-),抗-HBc(+),抗-HCV(-);AST81U/L,ALB32.1g/L,GLO23.9g/L,TBIL32.4μmol/L,血淀粉酶正常;WBC8.61×109/L,N54.4%,RBC2.3×1012/L,Hb65g/L,PLT62×109/L。既往史:饮酒史40余年,每日白酒350~400g/d,近期仍未完全戒酒。高血压15年。
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乙肝肝硬化
B.肝硬化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C.急性糜烂性胃炎伴出血
D.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E.下消化道出血
F.失血性休克
参考答案:B, D, F
解析:
1.患者有长期大量饮酒史,乙肝、丙肝现症感染标志阴性,有慢性肝病的体征,应考虑酒精性肝硬化诊断;出现呕血及便血,临床上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说明出血量较大,首先考虑肝硬化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有呕血伴便血,因此主要考虑是上消化出血而非下消化道出血。
4.临床考虑肝硬化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胃镜是首选检查手段,它既可明确诊断又能明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对预防患者的再次消化道出血是否需要进行套扎、硬化治疗提供依据。
5.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降血氨的药物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用酸性溶液灌肠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改善肝性脑病,促进患者意识恢复。因大便潜血仍(+),故不宜开始进食;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无循证医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