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分)
西 楼
(宋)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箔:是用苇或秫秸织成的帘子。
小题1:诗歌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风云变化的高潮顷刻,第二句从 角度描写雷雨迫在眉睫的情态。 两字十足显示了北风狂飙的威力。(2分)
小题2:按照常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但诗人却要敞开四面窗户,从中你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胸襟?(2分)
小题1:听觉 吹起
小题2:“ 卧看千山急雨来”道出了诗人豪迈的胸襟,诗人最欲欣赏的是作为“主角”登场的“千山急雨”出色表演。这种境界反映了诗人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思想境界。
小题1:题目分析:“北风吹起数声雷”是听觉,写出了声音之大。“吹起” 显示了北风狂飙的威力。认真读这几个字就可以提取出来。
点评:首先要知道“角度”这一术语,看到“角度”首先要想人的五种感官即: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视觉。然后要根据具体的语句加以判断。
小题2:题目分析:诗歌的前两句写风吹、云涌、浪卷、雷鸣,这是一支壮美的序曲。根据“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两句可知,诗人最欲欣赏的乃是作为“主角”登场的“千山急雨来”的出色表演。他要看“急雨”打破雨前沉闷局面而呈现的新鲜境界。这种追求,反映了诗人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思想境界。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既要理解诗词大意,又要寻找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时间、季节、氛围、景物特征、写作的背景等等。当然对诗的整体感知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