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2004—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340亿元、4216亿元、5123亿元、6412亿元、7600亿元,逐年大幅度攀升,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7%以上,比同期GDP增值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不仅高于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而且还高于同为朝阳产业的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增长速度。

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266.8美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7.0%和43.7%,居民文化消费增长势头喜人。2003~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总额分别为3107.4亿元、3769.7亿元、4061.4亿元、4500.1亿元、4912.1亿元、5982.6亿元。2009年为7000亿元左右,但正常的文化消费应该在4万亿元,缺口达3万多亿元,增长空间极大,尤其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巨大,农村文化市场有待深入开发。

2005~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GDP、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速比较
年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GDP增速(%)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速(%)
200526.2l0.428.1
200621.510.720.1
200725.211.418.2
200818.58.014.6

2005~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比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总额的平均增长速度()。

A.慢10.48个百分点

B.慢5.06个百分点

C.快5.06个百分点

D.快10.48个百分点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2005~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26.2%+21.5%+25.2%+18.5%)÷4≈22.85%,2005~2008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总额的平均增速为[(4061.4÷3769.7-1)+(4500.1÷4061.4-1)+(4912.1÷4500.1-1)+(5982.6÷4912.1-1)÷4≈12.37%,二者差值为22.85%-12.37%=10.48%。答案选D。

材料题

城市化——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建国后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

——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后表格中的三个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弟,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国外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世界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试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