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本诗末句“但余钟磬音”中“但余”的意思是       (2分)

小题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明出游的时间、地点,“初日”照应“清晨”。

B.颔联描绘出一幅翠竹、小径、花木、禅房互相掩映的幽深的画面。

C.颈联写出了诗人摆脱尘世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的喜悦心情。

D.尾联写钟磬齐鸣,表现出古寺禅院的热闹和繁盛。

答案

小题1:只剩下  

小题2:D

小题1:

题目分析:“但”是古今异义词,古文中意为“只”;“余”,在古文中有当第一人称代词“我”,有作“剩余”讲,本文中是“剩余”。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见文言字词。对于常见文言字词,在学习要随学随记,注意归纳记,比如虚词一类,实词一类,比如表第一人称的有“余、吾、予”等,这样分类记忆,印象深刻。

小题2:

题目分析:“万籁此俱寂”已经点明禅院“静”的特点,“但余”说明悠远绵长的“钟磬音”在禅院里清悠单调,这样写的作用是“以声写静”,并非说明“热闹和繁盛”。

点评:本题不难,诗句意思易于理解。理解古诗句含义,要读懂全诗的内容,根据全诗的意境理解诗句所描写事物的特色。同时,了解一些写作的方法,对理解诗句是大有帮助的。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