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2—1894年、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注:第一时期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

  材料二:1914的中国棉纺织厂拥有纱锭情况简表

  材料三:从1912年至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摘自高级中学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同第一时期相比,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的显著变化是什么?原因为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三、四指出中国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的表现及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三、四,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上的弱点,并谈谈你对其发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大大超过官办工业和外商企业。原因:①甲午战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②“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清末“新政”奖励实业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表现:新建厂矿大幅度增加,以纺织业、面粉业为主的轻工业发展迅速。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同时对中国轻工产品的需求量在扩大。

(3)弱点:投资规模小,重工业落后,布局上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较顽强的生命力,但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只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