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一般资料:男性,20岁,待业,因主述情绪低落,压抑、厌学,而来咨询。 案例介绍:求助者性格较内向,由于父母教育严格,因此从小学习很努力,成绩也较好。中考时因感冒发烧发挥失常,只考上一所普通中学,而该学校学习环境不好,学生间打架斗殴不断。高一时因不愿意帮别人写作业,不愿意欺负弱小同学等被其他同学辱骂、殴打,感到自己无能,自我评价较低,后逐渐变得拘谨、胆小,学习成绩也明显下降。从此,打不起精神,闷闷不乐,自卑感强,认为别人都讨厌自己,不愿与自己一起玩,而他人认为其不合群。求助者曾多次想向父母提出换学校又怕给父母添麻烦而没说。父母并没在意其异常,只是要求他努力学习,求助者只好坚持上完高中。虽然埋头苦学但成绩始终不理想。两年前未能考上大学,复读一年后仍然没有考上。之后变得很少与人交流,独来独往,家长、邻居都认为其不活泼,不像男子汉。求助者不想继续学习,也不想找工作,半年前曾有过一两次工作机会,因自身原因没有坚持下来。每天无所事事,打不起精神,没有自己想干的事情,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觉得活着没有一点意义,感到极度痛苦。曾多次到医院就诊,发现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医生考虑其可能有“神经衰弱”、“神经宫能症”,建议看心理门诊,但自己不知道有无心理问题。 |
你作为心理咨询师应关注该求助者的( )。
A.处境改变
B.认知改变
C.个性改变
D.情绪改变
答案
参考答案:B,C,D
解析:在心理咨询中,需要尽快发现求助者行为问题背后的不正确的认知观念,帮助求助者集中注意那些具体的问题和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而且这些问题和事实通常是求助者所忽略的。因此作为咨询师应引导求助者对它们进行体验和反省,纠正核心错误观念,最终达到认知改变。同时在咨询中,要关注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及个性特征,共情求助者,从而建立信任的咨访关系,这是咨询的第一步,也是咨询中的关键。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求助者才能在咨询的过程中一步步进行认知改变。因此,作为咨询师,应关注求助者的情绪、个性与认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