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李煜的《虞美人》,完成题 。(7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这首词是词人被软禁两年后所作,也是李后主的绝笔。
小题1:找出本首词中运用对比手法的词句。(1分)
小题2:“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中“不堪”一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小题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历来是词中名句,请加以赏析。(3分)
小题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小题2:对故国的怀念;对往事的愧悔;对亡国的痛心。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3: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比喻1分,分析2分 。
小题1:题目分析:整体感知这首词,运用对比的句子只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此句中的“犹在”和“改”形成对比。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首先要整体感知诗词,找到答案所在诗句,然后根据理解提取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2:题目分析:根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几句,尤其是“往事知多少”和“故国不堪回首”两句,并结合写作背景“词人被软禁两年后所作,也是李后主的绝笔”即可推断出对故国的怀念,对往事的愧悔及亡国的痛心的感情。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既要理解诗词大意,又要寻找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时间、季节、氛围、景物特征、写作的背景等等。
小题3:
题目分析:“恰似一江春水”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悠长深远,把无形的愁具体形象化。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首先要选择一个角度,如修辞、内容、情感、手法等,然后结合诗句或是全诗理解出其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