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O级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1)这次地震波及面广,北京、上海等地均有震感.据图可知,震中位于北京的______方向.

(2)在救治伤员的过程中,若要给0型血的伤员输血,根据输血原则,应该输______型血.

(3)灾区需要大量的生活物资.抗灾抢险的直升飞机在距离地面10至50米的空中,往地面空投矿泉水、方便面等救援物品.矿泉水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震后灾区要特别注意环境淆毒,防止疫情发生.次氯酸钠(NaClO)是灾区使用的消毒剂之一,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H2O═NaOH+X,反应生成的x具有强杀菌作用,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答案

(1)根据地理方位可知震中位于北京的 西南方向,故答案为:西南.

(2)根据生物知识输血原则,应该输 O型血,故答案为:O

(3)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随着高度的降低,重力势能越来越小,动力势能越来越大.故答案为:减小.

(4)题中设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在NaClO+H2O═NaOH+X的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23+35.5+16)+(2+16)=92.5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23+16+1)+a  

∴92.5=40+a  

∴a=52.5

故答案为: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2.5.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1~6题。  

学会转身

董建昌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迸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庋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 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2.阅读选文第③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⑥段“这个故事”的内容。   

答:                                                                           

4.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   

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   

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

5.选文第①段和第⑧段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6.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事例: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