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民主集中制是一种决策机制。在这种机制中,民主和集中是缺一不可的两个基本点。 民主不外乎就是体现多数人的意志。问题在于什么是集中。对此有两种解读,一种认为“集中”就是集中正确的意见;另一种认为“集中”就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第一种解读看似有理,实际上是一种误读。 大家都知道,五四运动有两面旗帜,一面是科学,另一面是民主。人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两面旗帜体现的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原则。科学强调真理原则,谁对听谁的;民主强调多数原则,谁占多数听谁的。所谓“集中正确的意见”,就是强调真理原则。这样解读“集中”,就会把民主集中制置于自相矛盾的境地。让我们想象一种情景:多数人的意见是错误的,少数人的意见正确。如果将“集中”解读为“集中正确的意见”,则不按多数人的意见办就不“民主”,按多数人的意见办就不“集中”! 毛 * * 有一句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把集中解释为集中正确意见,就为少数人说了算提供了依据。如果这样,民主岂不形同虚设 什么是正确的,要靠实践检验,而判断一项决策是否正确,只能在决策实施之后的实践中检验,不可能在决策过程中完成。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如何“集中正确意见”来做决策既然在决策中集中正确的意见是不可能的,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当然就应该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论证有效性分析 题干的论证中存在的若干逻辑错误或漏洞,要求考生在分析中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以下要点供参考: ①上述论证断定:民主不外乎就是体现多数人的意志;同时又得出结论:“集中”就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由此可得:集中不外乎就是民主。这和“民主和集中是缺一不可的两个基点”矛盾。 ②真理原则确实不同于多数原则,在某些情况下二者可能冲突,但这不等同于二者相互矛盾,根本对立。一般地说,多数人的意见总是正确的,这是这两条原则协调的一面。 ③决策过程中某种意见的正确性,与决策结果的正确性,是两个不同概念。上述论证混淆了这两个概念。一个决策所集中的意见,或者是正确的,或者是不正确的,二者必居其一。上述论证断定,“在决策中集中正确意见是不可能的”,这会得出明显荒谬的结论:任何决策所集中的意见一定是不正确的。 ④由“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推不出“把集中解释为集中正确意见,就会使民主形同虚设,最后还是少数人说了算”。 ⑤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否定其中一个,可以肯定另一个。但上述关于何为集中的两种观点并不互相矛盾,因此,不能由“第一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就直接得出结论“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

不能说生活有条理就产生记忆,但是,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譬如想记住某些数字、名称或一个故事,必须选择一定的顺序,然后始终按照顺序去记忆。 

在回忆时,仍然必须按照同样的顺序。如果每天养成把经常用的东西放在一个固定地方的习惯,能避免浪费时间!井井有条是我们在复杂的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不可缺少的优点之一,人人都应该知道这一点。 

然而,随着人变老,许多高龄人有严重的精神错乱趋向,这是因为,老年人和疲劳过度的人感知迟钝,脑子不好使;思维活动困难,很难集中注意力,思考能力及判断能力差。另外,他们还在时间和空间概念上出现局部定向障碍,表现冷漠或情感不一致,甚至大脑出现某种迟钝现象。由于上述情况,记忆力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专家界有许多记忆能手。了解这些杰出的人物如何取得惊人的记忆效果非常有益。例如,伊诺迪是最著名的记忆专家之一,他研制出一张很大的方格数字表,把提的问题同方格中某一点联系起来,从而能够立即回答有关数字规则最难的问题。 

亨利·埃曾在他的一本关于记忆的论著中讲到了这些记忆能手的一系列奇迹,其中出类拔萃的是吕克博土(G·E米勒的研究对象)。这位数学家只听一遍,经过一百六十七秒钟的“沉思”,能重复出一串六十位的数字。他只思考一百三十七秒钟,就能倒背出一串五十二位数字他本人解释记忆数字的诀窍,例如,回忆86219数字时,他立即想到219是73的三倍,而13的对数则是1.86。因此,这些记忆专家运用事先背得滚瓜烂熟的有条理的规则,怀着对这类活动的极大兴趣,并不断训练这种独特的高超技艺,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应该指出,正如亨利·埃听说,这些记忆奇才在智力发育正常的人中间极为罕见,并使人目瞪口呆,而对智力发育迟缓的人来说则更是难以想象。 

亨利·埃在他的著作中列举了一系列的病例,有些人的智力程度低得吓人,以致被视为傻瓜和白痴。 

因此,人的记忆程度与智力之间不存在的任何关系。但是,各种思维活动,尤其是记忆,绝对需要井井有条,要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并且始终如一。 

能使用我们上面讲的记忆方法吗当然能。但要充分认识到,这仅仅是一种方法,无论怎样,这种训练方法对提高敏捷的思维能力绝对不会产生任何作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三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老年人记忆力差,而“井井有条”则有助干记忆

B.一位老人出门买菜,回家时找不到家门了,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很可能是他在时空概念上出现了局部定向力障碍

C.伊诺迪、亨利埃、吕克这三位都是记忆能手

D.倒数第二段的“智力”实际上指的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