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小题2: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答案

小题1:“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小题2: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小题1:

题目分析:从前两句诗中的“青山”“绿水”得知是春节,“潮平”指春水上涨,自然就能联想到“阔”所表现的景象。

点评:本题不难,细心分析,加以联想,就能理解诗歌中炼字的妙处。本题拟题很好,指导学生学习古诗不能只是被动的背记,还要思考一些问题,学会品析诗歌,理解诗中的妙趣。

小题2:

题目分析:诗歌前几句春天的景象写得明朗,可见诗人开阔的心境,后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句含有思乡之情。

点评:本题不难,诗歌可读可感,诗人的情怀易于感受。古诗中写景抒情手法是常见的,在理解诗人的情感,一要分析诗所写景物的特点,从中理解诗人情感的基调,二要抓住诗尾抒情的句子,往往在这里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