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属于镇静安眠药的是

A.地西泮
B.吲哚美辛
C.硝酸甘油
D.胺碘酮
E.阿米卡星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组题考查药物类别问题,需要考生熟练掌握。
地西泮为长效苯二氮革类药,用于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癫痫和抗惊厥等。主要通过刺激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内的GABA受体,提高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增强脑干网状结构受刺激后的皮层和边缘性觉醒反应的抑制和阻断来起到镇静催眠作用。吲哚美辛又名消炎痛,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酶而减少局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硝酸甘油主要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急性左心室衰竭,也可用于解除胆绞痛、幽门痉挛、肾绞痛等,但作用暂短。胺碘酮临床适用于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早搏、阵发性心房扑动和颤动、预激综合征等。也可用于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心律失常患者。对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如维拉帕米、奎尼丁、β受体阻滞剂无效的顽固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常能奏效,还用于慢性冠脉功能不全和心绞痛。阿米卡星为抗菌谱和庆大霉素相似的抗菌药,适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及部分其他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茵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等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与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敏感株)所致严重感染,如菌血症或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下呼吸道感染、骨关节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63.吲哚美辛为一种解热镇痛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因此本题答案为B。64.地西泮为长效苯二氮革类镇静催眠药,因此本题答案为A。

综合题

(37分)自主探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城邦即城市国家( city - state),通常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周围的乡村构成。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上产生过不同形态的城邦。中国春秋以前的诸侯国也可以视为一种城邦形态。孟子说:“公侯皆方百里。”(《孟子·万章(下)》)这就是一个城邦的大小规模。

比较中国古代城邦和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完成表4。(8分)

表4

 春秋以前的中国古代希腊的雅典
主权的归属 作为天下共主的天子
官员的产生 选举和抽签
土地所有权 公民的私有土地
工商业状况 官府控制,规模小
[探究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6分)以19世纪40—70年代为例,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经济影响。(6分)

[探究三]

1915~1923年:1915年,辜鸿铭写成《中国人的精神》,其目的是“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1923年,柳诒徵完成《中国文化史》,其主旨是“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化的全貌和真象,也让青年们自己理解中国文化是否真的一文不值”。

1938~1945年:一批重要的历史学术书籍在这个时期出版,如周谷城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缪凤林的《中国通史要略》,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和柳诒徵的《国史要义》。

(3)结合各自时代背景,分别说明近代中国出现上述两种文化现象的原因。(8分)

[探究四]

(20世纪后半叶,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自由的全球贸易体系以及稳定而灵活的汇兑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外国投资和外国贷款等形式的资本流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组建了区域性经济团体,如“东南亚国家联盟”,致力于消除地区间的贸易壁垒。

——摘自沈汉主编《资本主义史》

(4)依据材料,概括20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6分)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