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默写题

名句默写(12分)

小题1:故园渺何处?                    

小题2:翅湿沾微雨,                        

小题3:为山九仞,                       

小题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羌管悠悠霜满地。                                           

小题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当中表现作者满怀豪情逸兴、神驰太空的两句诗是                                                     

小题7:《池鹤》中可以用成语“鹤立鸡群”来概括的两句诗 :                        ,                    

小题8:范仲淹《渔家傲》中的“                                      ”与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小题1:归思方悠哉

小题2:泥香带落花

小题3:功亏一篑

小题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题5:人不寐, * * 白发征夫泪

小题6: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小题7: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小题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题目分析:注意不要写错字,“悠”不为“优”,“哉”不为“栽”,“篑”不为“馈”,“寐”不为“昧”,“俱”不为“具”,“壮”不为“状”,“揽”不为“览”,“嶂”不为“障”。

点评:本题有难度,小题过多,易写错字。多读古诗,多记名诗,不仅是积累写作的材料,也是了解古代文化,学习汉文化的方式之一。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甘茂传

甘茂者,下蔡人也。学百家之术,秦王见而说之。以甘茂为左丞相,以樗里子为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欲使甘茂伐韩取宜阳,以信道至周室。甘茂曰:“请约魏以伐韩。”令向寿辅行。甘茂既约魏,魏许,甘茂还至息壤,谓向寿曰:“子归言之王,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也。”   

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问其故,甘茂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昔始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开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张子而以贤先王。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返而论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二人者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 于是与王盟于息壤。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遂拔宜阳。韩襄王使公仲侈入谢,与秦平。

……

楚怀王怨前秦败楚于丹阳而韩不救,乃以兵围韩雍氏。韩使公仲侈告急于秦。秦昭王新立,太后楚人,不肯救。公仲因甘茂,茂为韩言于秦昭王曰:“公仲方有得秦救,故敢扞楚也。今雍氏围,秦师不下殽,公仲且仰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国南合于楚。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然则伐秦之形成矣。不识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秦王曰:“善。”乃下师于殽以救韩。楚兵去。

(节选自《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有删改。)

①宜阳、上党、南阳:都是韩国地名。②数险;许多险要的地方。指秦国的函谷关、崤关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

A.然愿王勿伐也愿:希望

B.今王倍数险倍:通“背”,离开。

C.韩襄王使公仲侈入谢谢:谢罪

D.故敢扞楚也扞:同“捍”,攻击。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甘茂深谋远略的一组是 (3分)

①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②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

③于是与王盟于息壤   ④韩襄王使公仲侈入谢,与秦平

⑤茂为韩言于秦昭王   ⑥乃下师于殽以救韩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甘茂出使魏国回到息壤后劝王不要攻打宜阳的唯一原因是,他认为宜阳相当于一个大郡,积蓄很深厚,攻打难度太大。

B.乐羊用三年时间攻下中山,回来邀功,魏文侯拿出一箱子罗列他的过失的信给他看,他才感激文侯对自己的信任。

C.武王看到宜阳久攻不下,就想召回甘茂,停止进攻。甘茂说“息壤在彼”是暗示武王不要忘记二人在息壤定下的盟约。

D.甘茂认为,如果不去救韩国,就会使韩国投靠楚国,并联合魏国一起对抗秦国,通过对形势的分析,最终说服秦昭王同意救韩。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天下不以多张子而以贤先王(3分)

译:                                                                             

(2)不识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3分)

译: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