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言语理解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是指人们借助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言语理解以正确感知语言为基础,但不是通过语音或字形把语义简单移植到头脑中。言语理解是一种生动、积极的建构意义的过程。语言接受者在头脑中想象语言所描述的情景,通过期待、推理的活动去揭示语言的意义。言语理解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语言材料的理解也会有很大差异。言语理解可以分为三级水平:词汇理解和词汇识别、句子的理解、课文或话语的理解。正确辨别、分析语音信息对口头语言的理解至关重要。

填空题

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HFH2CO3HClO
电离平衡常数

(Ka)

7.2×10-4K1=4.4×10-7

K2=4.7×10-11

3.0×10-8
 

(1)已知25℃时,①HF(aq)+OH(aq)=F(aq)+H2O(l)  ΔH=-67.7kJ/mol,

②H+(aq)+OH(aq)=H2O(l)        ΔH=-57.3kJ/mol

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浓度为0.1 mol/LHF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假设温度不变),下列各量增大的是____。

A.c(H+)       B.c(H+)·c(OH)     C.   D.

(3)25℃时,在20mL0.1mol/L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L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B.①点时pH=6,此时溶液中,c(F)-c(Na+)=9.9×10-7mol/L

C.②点时,溶液中的c(F)=c(Na+)

D.③点时V=20mL,此时溶液中c(F)< c(Na+)=0.1mol/L

(4)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四种溶液: ① Na2CO3溶液 ② NaHCO3溶液③ NaF溶液 ④NaClO溶液。依据数据判断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5)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O32—水解的缘故,请设计简单的实验事实证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氟气通过细冰末时获得HFO,其结构式为H—O—F。HFO与水反应得到HF和化合物A,每生成1molHF转移     mol电子。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