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天气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简述该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并说明成因。(3分)

                                                                               

                                                                               

(2)据图中信息描述①、②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6分)

                                                                               

                                                                               

(3)分析该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不利自然条件。(3分)

                                                                               

                                                                               

答案

小题1: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2分) 

成因:该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经流水溶解侵蚀作用而成。(1分)

小题2:该时段①城市气温较②城市高(1分),温差较②城市小(1分);降水量较②城市少(1分)。

成因:①城市此时位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受锋面影响小,温暖如春(1分);

②城市位于冷气团和锋面控制区域,受其影响大,阴雨冷湿(1分);①城市纬度较②城市低(1分)。

小题3: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耕地比重小;土层薄,土壤较贫瘠;地表水渗漏严重,地

表水缺乏;水旱灾害多(降水变率大);北部冬季较为阴冷。(答对其中4点得4分)

题目分析:

小题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云贵高原,故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其成因主要从石灰岩广布、降水量丰富,流水溶蚀作用等要点分析。

小题2:图示①②两城市之间形成准静止锋,判断此时为云贵高原的冬季,由于地形阻挡了冬季风南下,而在①②之间形成昆明准静止锋,结合图示,①城市位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故气温较高,天气晴朗;②位于冷气团一侧为雨区,故多阴雨天气,气温较低。

小题3:影响种植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分析,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

点评:本题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考点,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基础性强,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型题